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据此填空:
(1)因为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
(2)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3)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能做电极、电刷;
(4)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用作电灯泡的灯丝.
(5)生铁和钢性能差异巨大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6)“真金不怕火炼”的化学意义是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分析 (1)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2)根据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石墨具有导电性来分析;
(4)根据金属钨具有熔点高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5)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6)“真金不怕火”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比较稳定的.

解答 解:(1)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
(2)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填: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3)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可做电极、电刷,故填:导电;
(4)金属钨具有熔点高,可用作电灯泡的灯丝.故填:熔点;
(5)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中含碳量不同,故生铁和钢存在差异.故答案为:含碳量不同.
(6)真金不怕火煤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故答案为: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是(  )
A.H2B.OC.2 HD.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通过一年的学习,小强能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
(1)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会引起中毒.已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要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可选择紫色石蕊(无色酚酞)试液等.
(2)生活中可以采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也可以用汽油洗净,其原理是汽油能溶解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已知Br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下列有机溶剂不能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
A.酒精B.汽油C.四氯化碳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回收废旧电池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回收碳棒B.回收金属锌
C.防止汞、镉等金属造成的污染D.为了收藏爱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华和小慧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前小华向水中加入硫酸钠固体.则检验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
小慧在做实验时误将氯化钠当成硫酸钠加入水中,结果在检验b气体时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慧一起就这一异常现象开展了研究.
【定性研究】
1.小慧猜想刺激性气味气体是氯化氢或氨气.小华则认为一定不是氨气,理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氨气.在老师指导下得知:①食盐水通电时发生反应: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②氯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由此可推测该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氯气.
2.为确定剩余溶液中的溶质,小慧进行如下实验,请帮她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剩余溶液,滴入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②将①中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小华则认为实验②不能确定一定有氯化钠,理由是①的反应中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生成物中有氯化钠,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定量研究】

两位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足量,其目的是使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滴加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后,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足量的具体操作:静置,取上层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化镁过量,如果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氯化镁不过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2)计算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6%.
(3)若步骤④中缺少洗涤干燥的操作,所测定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煤矿中因遇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C.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234
加入矿石的质量/g5101520
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3、4.
(2)上表中m的数值是4.4.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试管,②铁架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是C,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收集满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4)已知:将亚硫酸固体与1:1的硫酸溶液混合,即可制得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