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 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 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中常常表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C.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A、Zn和Fe B、Cu和Au C、Zn和Cu D、Mg和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经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①中所属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4)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即可)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④,其名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水时我们身边重要的物质,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关于A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红磷应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质量约为氧气的质量
(2)A图所示实验中能否将红磷换成木炭 (“能”或者“否”).
(3)B图所示实验中试管Ⅰ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产生的氧气与氢气气体体积比为 ,根据此实验得出水时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法制铝的尾气处理工艺不仅能消除有害气体氟化氢(HF),还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设备I中, Na3AlF6的作用为降低氧化铝的熔点。Na3AlF6中氟元素(F)的化合价为 。
(2)设备2中,通过喷淋碳酸钠溶液可除去尾气中的氟化氢(HF),该反应的产物除水外,还有 。
(3)设备3所得的Na3AlF6和Na2CO3 (填“能”或“不能”)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说明:下述实验中所用的8根铁丝均从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探究1: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5根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V(O2)% | 实验现象 |
90% |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
70% | 燃烧比90%的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
65% | 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比70%的短,实验成功 |
60% | 燃烧比65%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
55% |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
探究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乙同学认为是聚热效果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的预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中3个集气瓶均盛有等量的水和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
回答下述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通过探究1实验,丙同学得出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60%,你对他得出的结论的看法是 。
(3)探究2实验中,3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4)根据探究2实验,你认为 (填“甲”或“乙”)同学说法合理,其理由是 。
(5)探究1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每瓶都要留存30mL水,以防止熔融物炸裂瓶底。实验中收集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时,设应向空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x,请列出能求解x的计算式 (空集气瓶容积为310mL,不考虑橡皮塞所占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酸钾(KClO3)可用于生产火柴、烟花等,工业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且KCl、KClO3均易溶于水。
(1)生产中所需的NaCl溶液是在80℃时,按每100 g水中加入35 g NaCl配制而成,该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溶液A中除NaCl外,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