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家园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 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 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 节日不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
D. 农作物秸秆直接焚烧后肥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够直接构成物质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上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原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业水平考试终极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2)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
(3)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安徽省谯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的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C.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甲醇(CH3OH)和乙醇都属于醇类,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____;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尿素[CO(NH2)2]是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的一种化肥,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安徽省谯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B. 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C. 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 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中考预测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他设计并完成了如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填写下表划线部分的空格: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装在试管中加热至融化,再往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速率慢。 化学方程式为:____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装在试管中的二氧化锰,然后往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____ | |
实验三 | ____ | 木条迅速复燃 | ____ |
(1)在该同学的三个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MnO2是否还能加快KClO3的分解。
从质量守恒定律考虑,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都能制得氧气,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中考预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于2018年7月16日在秦皇岛开幕,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次传播园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盛会。下列措施不符合秦皇岛园博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 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B. 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
C. 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 积极种植花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考前适应性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方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正确的是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2CO中的“2”表示二个一氧化碳分子
C.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D. 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6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五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 B. NH4H2PO4 C.Ca3(PO4)2 D.K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