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
 
 g水.
②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d.溶剂的质量:甲<乙
(2)X、Y、Z三种物质有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
①若X为金属单质,Z为含X元素的可溶性盐.写出Y→Z且能体现酸的性质的反应方程式一个:
 

②若X为Ca(OH)2,则Y是
 
,Z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①据该 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回答;
②甲、乙的溶解度均随 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温时溶剂的质量不变,据此解答;
(2)①据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据此分析解答;
②据氢氧化钙、碳酸钙和氧化钙的相互转化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所以要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 50g水;
②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析出晶体多,乙的溶解度变化较小,析出晶体少,降温时溶剂的质量不变;
a、从t2℃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减小,依然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所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大于甲,故错误;
b、从t2℃降温到t1℃时,甲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析出晶体多,乙的溶解度变化较小,析出晶体少,正确;
c、由a分析可知:甲、乙降温后均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d、降温时溶剂的质量不变,故烧杯中剩余溶液溶剂的质量相等,故错误;
(2)①据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若X是铜,则Y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②若X为Ca(OH)2,氢氧化钙可与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
故答案为:(1)①50;       ②b;
(2)①CuO+H2SO4═CuSO4+H2O(合理答案均可);
②CaCO3;        CaO.
点评: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概念的含义,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才能正确解答,较好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硫B、铁丝C、蜡烛D、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C可用于灭火.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什么?
(2)D可能是有机物或无机物,请写出D为无机物的化学式.
(3)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做照明弹
 
;属于
 
反应
(2)硫酸厂的废硫酸,可用熟石灰中和:
 
;属于
 
反应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生产二氧化氯(ClO2),同时生成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葡萄糖酸锌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和乙两种白色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10203040506070
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
27.631.034.037.040.042.645.548.3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乙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若t1=10,则a为
 
g.
 (3)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甲.
(5)检验一包白色固体是甲还是乙,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
 
、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
 
,破坏环境.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放出热量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与水       B.镁与盐酸      C.碳与氧气
(3)在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B.氧气耗尽  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②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号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Fe  B、N    C、2CO2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造福人类”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铁矿石冶炼钢铁
B、用小麦、大米酿造酒、醋
C、用煤为原料制取药物
D、用石油分馏制取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