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

分析 根据化学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故答案为: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点评 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和“●”分别代表A、B两种原子,如图所示,单质A2与单质B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1
D.物质X含三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生活中常遇见铜制品生锈的情况.活动课上,同学们设计实验对铜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验证铜锈的组成
【査阅资料】①铜锈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④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进行实验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橾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装入药品.
②加热铜锈,直至不再有气体产生,停止加热.
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液体变浑浊.加热铜锈生成的物质有
CO2、H2O、CuO;铜绣由Cu、C、H、O元素组成;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③冷却后,向试管中固体 加入适量稀硫酸,稍加热.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 为蓝色.
【进行实验2】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
 序号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实验1  在干燥环境中,铜不易生锈 (1)实验2和3中使用的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原因是
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和CO2
(2)如果要证明铜生锈的快慢是否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还需要补充的一个实验内容是
按实验4内容重复操作后,再通入一定量的CO2排出部分空气,塞紧胶塞.
 实验2  
在有O2和H2O、无CO2的环境中,铜不易生锈
 实验3  
在有CO2和H2O、无O2的环境中,铜不易生锈
 实验4  铜生锈的条件是
与O2、CO2和H2O同时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pH=4的稀硫酸溶液,要使它的pH升高,下列方法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入大量的硫酸钠溶液
C.加入一定量的铁粉D.加入硝酸钡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铝的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铝不活泼;
③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⑤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A.①③⑥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已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请设计实验证明某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钢铁是生活之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如图为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Ⅱ(填Ⅰ或Ⅱ)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
(2)赤铁矿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装置B和C,收集较纯净的CO并循环使用,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浓溶液.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钢样品的质量会减轻.但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钢中含碳量少,所以碳减少的质量,远小于铁转化为氧化物时增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的前景十分远大.
Ⅰ.我国海盐年产量3千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生产流程如下:

(1)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项中的④(填选项序号).
①潮汐能   ②生物能  ③电能   ④太阳能   ⑤化学能
(2)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Ⅱ.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在进行该项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②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Mg(OH)2═MgCl2+2H2O;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Ⅲ.氨碱法制纯碱的工业流程如下:

(1)最终所得纯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Na2CO3,该产品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2)由步骤③所得的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在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3)试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Ⅳ.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0℃时,KNO3的溶解度为169g.在2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时KNO3的饱和(填“饱和”“不饱和”之一)溶液,若使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填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学习化学后,同学们认识到,并不是清澈透明的水都能作为饮用水,对于硬度较大、酸性或碱性偏高的水均不宜作为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为硬水和蒸馏水,可用肥皂水(填试剂或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2)烧煮硬水后,水壶内壁会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水垢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