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课外实验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知识,以下课外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生成炭黑
B.净水器净化C.
鲜花变色
D.
自制汽水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生成炭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净水器净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鲜花变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自制汽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等行业,其俗称是(  )
A.纯碱B.小苏打C.消石灰D.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工业生产硅的原理为: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Si+2CO↑,在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  )
A.CB.SiO2C.Si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B.铜表面生成铜绿
C.高炉炼铁D.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以防止“白色污染”
B.从环保角度考虑,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
C.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废易拉罐属可回收垃圾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请回答问题:
(1)火力发电以煤做燃料,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涡轮运动,从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电能,此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烧煤时,通常会向炉灶内鼓入空气,并将煤磨成煤粉,这样做有利于节能减排,理由是①煤充分燃烧,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减少一氧化碳、炭黑颗粒的产生,减少空气污染,充分燃烧放热多,节约能源,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煤燃烧还会产生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空气.
(3)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电池板边框材料宜选用具有强度高、抗机械冲击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应选择A(填字母).
A.铝合金   B.玻璃   C.塑料
(4)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的气体燃料,利用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①减小,气体逸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已知“烷”这类物质的化学式规律是:CnH2n+2,例如:甲烷,n的取值为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乙烷,n的取值为2,其化学式C2H6,以此类推,请写出丁烷的化学式②C4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水冲
B.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立即端下油锅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实验如下: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有Na2CO3、Na2SO4
(2)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NaOH,写出验证过程中②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Na2SO4+Ba(NO32=BaSO4↓+2NaNO3
(3)改变上述三步骤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滴加的顺序依次为②③①(填写序号).
(4)步骤①中加入的盐酸为什么要“过量”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根,避免干扰;不用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灭火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B.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C.釜底抽薪D.熄灭蜡烛时剪去烛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