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蜡烛受热融化、铁丝燃烧、玻璃破碎
B. 铜生锈、水结冰、钢锭抽成丝
C. 木材制成桌椅、车胎爆炸、木炭燃烧
D.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煤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解析】 A、蜡烛受热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丝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铜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结冰、钢锭抽成丝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木材制成桌椅、车胎放炮的过程中均只是形状发生改...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下图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图中插入集气瓶内的四朵纸花是用石蕊试纸做成)
(1)为保证实验成功,必须将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其原因是什么___?实验①②的目的是什么____?
(2)请描述出集气瓶中③④两处的实验现象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证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③中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④中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析】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必须正放在桌面上。实验①②的目的是通过对比证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石蕊遇酸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是酸,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湿润的石蕊试纸上有水,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于下列说法,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原子不能
B.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点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C. 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D.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B 【解析】 A、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选项解释错误;B、不带电的微粒主要有分子、原子和中子等,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还有中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轮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A 管接电池_____极(填“正”或“负”)。
(3)检验 B 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
(4)某学生观测记录了不同时间段A、B 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分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试管气体体积(cm3) | 6 | 12 | 20 | 29 | 39 | 49 | 55 | 65 | 75 | 85 |
B 试管气体体积(cm3) | 2 | 4 | 7 | 11 | 16 | 21 | 26 | 31 | 36 | 41 |
仔细分析实验数据,1-4 min 内A、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 2:1,可能的原因是____。
从第 8 分钟开始,每分钟内 A、B 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2: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为进一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右图),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 A、B 的质量,结果测得 m(H):m(O) >1:8,比理论值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编号)。
A.通入的氢气未经过净化干燥 B.装置 A 内管口有水凝结
C.氧化铜没有完全还原 D.装置B 同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2H2O2H2↑+O2↑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该气体的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氧气部分溶解在水中导致试管内的氧气体积变小。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饱和了,氧气不能再溶解。ABD 【解析】 (1)电解水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方程式:2H2O2H2↑+O2↑; (2)电解水产物中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二倍,所以A管为氢气,连接电极的负极。 (3)B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检验氧气使...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