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图像中,坐标标示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反应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电解水
B.分别加热 KNO3、Ca(OH)2 的饱和溶液(溶剂蒸发忽略不计)
C.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为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A可供给呼吸,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C俗称熟石灰,B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F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图中相邻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如AB.请在图中找出这样的转化关系,并用箭头补全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保险粉(化学式 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Na2S2O4 制备流程如下:
(1)反应Ⅰ的原理为:Zn + 2SO2 == ZnS2O4,该反应类型为 。
(2)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a的名称为 。
(4)滤液中含有 Na2S2O4,为使 Na2S2O4 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 NaOH 的原因是 , 加入 NaCl 的原因是 。
(5)198g Zn(OH)2 理论上能得到 Zn 的质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 B. 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C. 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D. 该粒子不显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在实验 2 中,加热硬质玻璃管时,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同学取一些实验 1 反应后的溶液和一些实验 2 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将它们一同倒入容器M 中,发现有明显变化现象产生,且最终还有固体存在。他对 M 中反应后的物质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FeCl3 溶液呈黄色);Fe2O3 与 Cu(NO3)2 不反应。
(实验分析)M 中一定发生了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提出猜想)反应后,M 中剩余的固体是什么?
猜想Ⅰ:Cu 和 Fe 猜想Ⅱ:Cu 和 Fe2O3 猜想Ⅲ:______。
(进行实验)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填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一、把 M 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固体和溶液,将固体烘干, 用磁铁吸引固体。 | ______ | 固体中不含铁。 |
二、再取少量步骤一的固体,加 入过量的稀盐酸。 | 固体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 |
(问题探讨)
(2)从 M 中滤出的固体不含单质铁的原因是_________。
(3)如果要进一步确定容器 M 滤出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铜,可用 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进行检验,通过 __________的现象来进行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C均为无色气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F溶液溶质的化学式__;
(2)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
(3)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F→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选择 F 作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集满。
(3)实验室常用 MnO2与浓盐酸加热制备 Cl2,其反应方程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后残余 液中盐酸的浓度,实验小组同学提出的方案为:将残余液与足量 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此方案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