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一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有C, H, O元素
B. 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1:14
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6
D. 物质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答案】C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种类不变、质量不变,该纯净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则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0.6g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2.4g+0.6g=3.0g,所以该物质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
A. 该物质中有C、H元素,此选项错误;
B. 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1.2g:8.8g=14:11,此选项错误;
C.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7:6,此选项正确;
D. 物质中C、H原子个数比为:
=1:3,此选项错误。故选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 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②2个氮原子__________
③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④ 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
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
CO32-______________;2Fe_______________;
2 SO2前面的2______________、右下方的2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讨论与探究)(1)甲小组实验中,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_____.
(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_____________(是或否)平衡;此反应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__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交流)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 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 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曲霉毒素(化学式为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毒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转变为肝癌。
(1)黄曲霉毒素是由___种元素组成。
(2)1个黄曲霉毒素分子中共有___个原子。
(3)黄曲霉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4)黄曲霉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5)黄曲霉毒素中氢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仪器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你选择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的最大优是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组装好装置A 后,必须首先____________。
(3)若A 与B连接,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用_____法收集该气体。
(4)图C: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5)图D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一种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出现_________现象时,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6)图D: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稀硫酸可加,要制取H2且不影响生成H2的量,下列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D.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②中加入_______试剂可制H2。要获得干燥的H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_ 端通入(选填“a”或“b”)。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二氧化碳,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备和发生装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