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近来,多种知名品牌白酒陷入塑化剂风波。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塑化剂,化学式为C16H22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6H22O4的相对分子质量278g

B.C16H22O4由C、H、O三个元素组成

C.C16H22O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1%

D.C16H22O4由16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不是g,错误,B、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故应说C16H22O4由C、H、O三元素组成,错误,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C16H22O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1%,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应说一个C16H22O4分子由16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NaOH溶液中的OH- 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 也能与酸反应

C.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化学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很多成语和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不琢不成器”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变化。

(2)“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4)“真金不怕火”说明金具有的性质是

(5)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就是“百炼成钢”的来历,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_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50mL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为3.0g

C. 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D. 转移已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会使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填空:

体温计中金属元素(Hg)的名称是 (1)

生理盐水中的溶质(写化学式)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表示出它的8个分子 (3)

可用于洗涤油污的Na2CO3溶液呈 (4)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Na2CO3 (5) (填“属于”或“不属于”)碱。

熟食制品常加入规定含量的防腐剂。丙酸钠(C3H5O2Na)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6) ,05mol丙酸钠中含有 (7) 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关于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

(1)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该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____

(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填序号)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2)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 (填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_性;

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1)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______。

(2)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_______(选填“>”、“<”、“=”)8.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