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甲组同学组装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继续实验.

(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frac{\underline{\;\;△\;\;}}{\;}$Cu+CO2
(2)实验过程中C装置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在加热时引起爆炸;
(3)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①③(选填编号).
①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D处酒精灯.
②反应开始后通入一氧化碳的质量等于C中增加的质量.
③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防止C中液体被倒吸.
(4)反应结束时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为0.8g,则C中增加的质量为2.2 g.

分析 (1)根据B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和一氧化碳可燃性进行分析解答.
(3)①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②根据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③根据反应停止后还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

解答 解:(1)B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2)实验过程中,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C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前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在加热时引起爆炸;
(3)①、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C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开始后通入一氧化碳的质量不等于C中增加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由于生成的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同时也能防止液体倒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4)设C中增加的质量为x
CO+CuO$\frac{\underline{\;\;△\;\;}}{\;}$Cu+CO2 增加量
28                       44         44-28=16
                           x              0.8g
$\frac{44}{16}=\frac{x}{0.8g}$    解得:x=2.2g
故答案为:(1)CO+CuO$\frac{\underline{\;\;△\;\;}}{\;}$Cu+CO2;(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在加热时引起爆炸;(3)①③;(4)2.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B.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得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C.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
D.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分析如图微观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CDF(填字母);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2)经过以上处理过的水发现还有异味和盐水,则利用如图简易装置继续进行净化处理,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装置中水样从下端入水口进入的目的是减缓水的流速,使活性炭充分吸附水中的杂质.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硬水中主要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stackrel{加热}{→}$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可以溶于水(写出一点即可).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O3(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4)据最新报道,18名韩国人因使用了小小的空气加湿器杀菌剂而患了肺病死亡.电热式加湿器原理是将水在加热体中加热到100℃,产生蒸汽,用电机将蒸汽送出.此过程属于分解反应(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获拉斯克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
B.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l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1)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2)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3)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4)由实验②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体现与实验对应关系的是(  )
A.
少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电解水
D.
等质量、等浓度H2O2溶液分解:甲为加二氧化锰,乙为不加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
A.变红色B.变无色C.变蓝色D.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思考比学习更重要.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氧气-装置漏气
B.量筒量取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俯视读数
C.加热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
D.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内放了细沙而没有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