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回答有关问题。
(1)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①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MgCl2Mg+Cl2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
【解析】
(1)根据流程图可知,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是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Mg+Cl2
;
(2)①前三个步骤加入的物质有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水,这些是反应物,生成物是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易结晶析出,应看作沉淀,方程式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②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小,直接向海水中通二氧化碳,溶解量太小;如果先通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保证实验安全且成功,请关注实验中的异常情况的处理.
(1)酒精洒在桌面并燃烧时,灭火的常用方法是_____;
(2)以块状大理石和盐酸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液体沿着导管向外涌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
A将锥形瓶外侧导气管封堵
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加水
C拔掉胶塞,向锥形瓶中加适量水
(3)将铝片伸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时,无明显现象,我们可以将铝片取出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2NH4+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
B.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
C.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D.由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石油属于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经过数百万年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才能形成,是一种_______(填“可再生”域“不可再生”)能源。为了节约石油资源,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写出乙醇的化学式_______。
(2)如图是太阳能热发电站,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集热塔上的吸热器吸收太阳能,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
①水加热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种类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②太阳能热发电能量转化的过程是:太阳能最终化为_______能;
③与燃煤发电相比,太阳能热发电可以减缓酸雨带来的危害,引起酸雨的物质之一是_____。
(3)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请写出一种除太阳能外的新能源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欲探究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请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过程)
实验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
①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观察到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变浅 | 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________ |
②再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铜丝放入________溶液中 | 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实验结论)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
(2)在确定了活动性后,同学们继续实验,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液体A和固体B。向固体B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此实验现象分析:所得液体A中除水外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固体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_____
(2)实验B集气瓶中装满水的目的_____
(3)实验C中同学们做了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
(4)实验D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探究铁锈蚀条件 | 探究燃烧三个条件 | 证明CO2与NaOH反应 | 探究分子运动 |
实验设计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B.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实验室若选用A、C装置制取和收集氧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选用B、E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_____(只画试管和导气管);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D,其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