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1)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

(2)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在一定条件下,能把铁从赤铁矿中还原出来

D.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_______,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铝制品形成致密的保护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在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性。

(5)在酒厂附近常可以闻到酒味。请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制造C919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Si3N4)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Z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的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若Z为铜丝,写出Z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你能闻到苹果散发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人类生活生产离不开金属。

(1)国产大飞机C919大量使用合金而不用纯金属的原因是什么?______(一条即可)

(2)辽宁号航空母舰是国之重器,为保证其长期在水中航行不被腐蚀,可采取哪些措施______?(一条即可)

(3)铝由于其密度小和抗腐蚀性好的特点在高铁等交通运输方面用途广泛。

①工业上采用高温电解熔融氧化铝来制取铝,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的混合物点燃后会生成铁和氧化铝,此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判断反应类型为______。

(4)如图为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炼铁的原理。当观察到氧化铁处______现象时,即证明该反应已经结束可停止加热。该装置中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

(5)若上述实验反应前后盛石灰水试管中的质量增加了1.32g,则玻璃管中有多少g氧化铁被还原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三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 )

A. 分子间的间隔变化

B. 分子的质量变化

C. 分子的体积变化

D. 分子的种类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