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师请小明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明先取一只洁净的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6.4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溶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0.2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1.8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年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1.9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2)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0.1g.
(3)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硫酸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故填:Fe+H2SO4═FeSO4+H2↑.
(2)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30.2g+11.8g-41.9g=0.1g,
故填:0.1g.
(3)设硫酸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x         0.1g
$\frac{98}{2}$=$\frac{x}{0.1g}$,
x=4.9g,
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4.9g}{30.2g-16.4g}$×100%≈35.5%,
答:该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在空气中防止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盐酸易分解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存在差异,是由于他们的组成元素不同
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水结冰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实验室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和水的质量分别为50g、450g;主要实验步骤有称量、量取、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是复合肥料
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B装置加热可能发生爆炸,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若不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B装置的尾部有水珠生成;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探究结论】
(4)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H2
【拓展延伸】
(5)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酸.
(6)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SO2易溶于水.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用SO2和水做一个对比试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1 实验2 
MnO2的质量/克 0.5 0.5 
 5%的H2O2的体积/毫升40 待填 
 水浴温度/℃20 80 
(1)实验2中应加入5%H2O240毫升;
(2)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相同的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多少来比较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
(3)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温度较高时水蒸发成水蒸气;
(4)实验结束后若要将MnO2从混合物汇总分离出来,可采取的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A-I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①是工业冶铁的主要原理.B、D组成元素相同,G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I属于糖类,部分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是CO.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反应①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
(4)由如图可得出,化学反应能够实现的相互转化有BD(填字母).
A、酸和碱     B、无机物和有机物
C、不同种类的原子    D、化学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现象 结论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氯化镁固体
溶解(选填“溶解”或“不溶解”) 
 小宇猜想错误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没有(选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小彤猜想错误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氯化氢气体.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红色.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性比铜强.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薄膜无毒,故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
B.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C.人体所需的能量全部由糖类和油脂提供,故不需摄入蛋白质
D.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故摄入量越多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