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自行研究的大型客机C919于2015年5月成功试飞。大飞机使用了各种材料:
①铝锂合金、②玻璃钢、③钛合金、④橡胶等
(1)上述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2)选用铝锂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机上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有关信息及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周期,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保护膜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铝合金的硬度与强度大于纯铝,且密度更小;镀铬能隔绝铁与水和氧气的接触;3;4Al+3O2=2Al2O3。
【解析】
(1)①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②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③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④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②;(2)合金的硬度与强度一般都强于纯金属,另外铝锂合金的密度也小于铝,所以采用铝锂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3)金属生锈的条件为水和氧气,二者缺一不可,故防锈措施应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在铁制品表面镀铬能将铁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从而防止腐蚀;(4)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铝在空气中其表面形成的保护膜为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①分离溶液中的FeCl2和CuCl2 B. ②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C. ③检验CO32- 的存在 D. ④用水吸收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将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了能通过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能观察到反应的变化过程?
(查阅资料)
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NaOH | 42 | 51 | 109 | 119 |
Na2CO3 | 7.1 | 12.2 | 21.8 | 39.7 |
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温度/℃ | NaOH | Na2CO3 |
18.5~25 | 17.3 | 不溶 |
(进行实验)注:乙醇在实验中只作为溶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实验 | 实验装置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打开止水夹,通入 CO2,气球明显鼓起后关闭止水夹 | 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 | |
2/p> | 室温下,向10mL澄清饱和的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 试管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 |
3 | ① 室温下,向10mL饱和的NaOH乙醇溶液中缓慢通入适量CO2 | 甲中出现白色沉淀,乙中无明显现象 | |
② 滴入稀盐酸 | 甲中有气泡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1中,气球明显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2中,试管内壁上出现白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3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5)实验3中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实验1是从________(填“反应物消耗”或“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化学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空气成分的_______%,空气污染指数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两个)。
(2)氧气是________ (多选题)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D.化合物 E.纯净物
(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氧的原子序数是8 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g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
(4)如下图,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这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1)反应:①Fe2O3+3CO 2Fe+3CO2 ,②3C + 2Fe2O3 4Fe + 3CO2↑。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 ,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 _________(填序号)
(2)生铁属于 _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熔点比纯铁 _________(填“高”或“低”),铁是由 _________ 构成的物质(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___ 。
(4)将钢锭轧成钢板,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5)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写出用稀硫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铁的活泼性大于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
(猜想与假设)
小宁: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小静:可能是(1)__________溶液
小致:可能是(2)__________溶液
小远同学认为小宁的猜想不可能,原因是(3)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该溶液少许,滴加(4)__________ | 有气泡产生 | (5)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 |
(反思与评价)
标签为什么会破损,小静同学想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她的操作步骤是:(6)__________。测得溶液的pH,(7)__________(选填>7,=7或<7),溶液显__________性(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致使标签破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暖贴发热是利用了铁粉生锈放出热量的原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生锈速率的因素。
I.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由实验B和C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画出实验C的实验装置图。__________
(2)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II.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
(查阅资料)暖贴的发热材料主要有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
(猜想假设)
(1)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2)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进行实验)下表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量活性炭、食盐均匀混合后,在10分钟内温度上升的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活性炭/g | 食盐/g | 温度上升值/℃ |
1 | 0 | 0 | 0.1 |
2 | 0.2 | 0 | 22.0 |
3 | x | 0.1 | 3.1 |
4 | 0.2 | 0.1 | 56.3 |
(解释与结论)
(3)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___。
(4)对比实验1和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5)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铁生锈速率”,需要对比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反思与评价)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
B.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
C.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往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重新恢复为无色。于是该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
猜想二: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了。
猜想四:可能是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集体讨论后认为猜想一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
(查阅资料)
对于猜想二,大家认为是错误的。如果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就会生成Na2CO3Na2CO3俗称纯碱,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呈碱性,pH约为10~11.9,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且红色不会消失。
(设计并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三,小组同学先往如图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从b处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
消失。则猜想三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验证猜想四,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了实验结论,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 | ______ | 猜想四是正确的。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是因为NaOH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 |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百度“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遇碱溶液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 In2﹣(红色),据此信息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矾(FeSO47H2O),又称绛矾,始载于《新修本草》“矾石有五种……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绿矾在医药、净水、化肥、农药等方面有广发的应用。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学习活动:
Ⅰ.制备FeSO4。
(1)请你写出一个以Fe为原料制备Fe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若有5.6 g Fe完全反应,理论上生成FeSO4_______g。
Ⅱ.小组同学在用绿矾配制FeSO4溶液时发现,溶液颜色会由绿变黄。然后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ⅰ.FeSO4溶液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生成的可溶性含铁物质遇KSCN溶液会变红。
ⅱ.保存FeSO4溶液时要加入稀硫酸和铁钉,置于阴凉处。
(提出猜想)
影响FeSO4溶液与氧气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浓度、溶液酸碱性、是否有铁钉等。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
(3)欲得出“稀硫酸和铁钉共同存在下才能有效防止FeSO4溶液变质”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 (填编号)。
(4)实验⑤中,FeSO4溶液变质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O4 + 2H2SO4+ O2 2Fe2(SO4)3 + _____ 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
A.其他条件相同,溶液酸性增强,FeSO4溶液变质加快
B.其他条件相同,FeSO4溶液浓度越大,变质越快
C.实验⑥中,滴加KSCN溶液后,略显红色,振荡后溶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发生了反应Fe2(SO4)3 +Fe=3FeSO4
D.“其绛矾本来绿色……烧之赤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铁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