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氯化钠中氯离子与次氯酸钠中的氯原子互为同位素
C.反应前氯气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
D.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所以为混合物

分析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B.根据同位素的概念进行解分析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D.根据混合物的概念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x+(-2)=0,则x=+1;故错误;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是同位素,因此氯化钠中氯离子与次氯酸钠中的氯原子不互为同位素,故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氯气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故正确;
D.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材料: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12月15日晚,“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月球车)成功分离,顺利互拍,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它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H2)和液氧(O2).
(1)下列有关偏二甲肼(C2H8N2)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一个氮分子组成
B.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C.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组成元素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1:4:1
(2)嫦娥三号的着陆器携带月球车将在月球的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为避免着陆器与月球猛烈碰撞,以下措施最合理的是C.
A.选择松软的月球表面降落                      B.着陆器底部垫有硬度小的材料
C.临近月球时向下喷气反推减速              D.临近月球时打开降落伞减速
(3)“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改变(选填“改变”或“不变”)
(4)经过漫长的寒冷的月夜之后,“玉兔号”月球车成功苏醒,并传回大量的照片.月球有“同步自转”现象,即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一样.月球上的一夜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3天(填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来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Mg(OH)2+2HCl═MgCl2+2H2O;
(2)用氢氧化钠中和石油中的硫酸2NaOH+H2SO4═Na2SO4+2H2O;
(3)硫酸厂排放的尾气中有二氧化硫,为避免大气污染,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其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
(2)甲同学从上图中选择B、E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固体于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制取O2的反应速率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不是,为什么?因为高锰酸钾反应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加了高锰酸钾之后,KClO3分解速率大大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小柯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
(1)食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金属.
(2)酸之所以具有通性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微粒H+ (填符号).
(3)盐酸与碱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科学家认为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过程中,石墨碳原子间的链不发生断裂,而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一定的方向位移直接转化为金刚石的结构.为了饿到纯净的金刚石,需要用高氯酸(HClO4)来清洗混杂的石墨,产物除H2O是液体外,其余都是气体,一种是无色无毒的化合物,另一种是有色有毒的氯气(Cl2
(1)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式都是C,它们之间的转变属于化学变化(填写“物理”或“化学”)
(2)用高氯酸清除石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7C+4HClO4=2H2O+2Cl2↑+7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30℃时,Na2S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在一定量Na2SO3的溶液中加入6.4g Na2SO3后,恰好为30℃的饱和溶液.若用Na2SO3•7H2O晶体代替Na2SO3,欲使原溶液在30℃时恰好饱和溶液,则需要加入的Na2SO3•7H2O的质量为(  )
A.12.8gB.14.6gC.20gD.2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溶解固体物质与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
①搅拌溶液,加速其溶解②搅拌溶液,增大其溶解
③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④用玻璃棒起固定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硝酸铜、硫酸钠.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证据是向固体中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4+Ba(NO32═BaSO4↓+2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