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B.干冰C.羊毛D.铝合金

分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2014年8月2日,昆山一金属制品公司抛光二车间发生特大铝粉尘爆炸事故.其原因是车间内除尘系统之一集尘桶(用以聚集粉尘,由镀锌铁皮制成)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后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桶内粉尘(铝粉)的引燃温度,铝粉燃烧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其它车间集尘桶内铝粉没有发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不到铝粉的着火点;
(2)此次因燃烧而发生的爆炸与下列①②③因素有直接关系;
①铝粉急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②集尘桶的空间有限;③使气体迅速膨胀
(3)现有Al片、Fe片,若要探究Al、Zn、Fe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还需要的药品是硫酸锌溶液;
(4)下列物品是生产材料中含有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A.车胎         B.铝合金轮彀        C.集尘桶
(5)下列标志在这类工厂不适合粘贴的是A;
(6)图1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13.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的离子符号Al3+;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常用于净水,可以使硬水软化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C.硬水中的Ca(HCO32、Mg(HCO32可用加热煮沸法除去
D.蒸馏法可比较彻底的除去硬水中的Ca2+、Mg2+,蒸馏装置冷凝管中的冷凝水应下进上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玻璃杯
B.
羊毛围巾
C.
塑料水盆
D.
木质桌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下同),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选用的装置组合为BD或BE.
(4)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制取、收集氨气.
①用图2装置收集氨气时,进气口是b(填“a”或“b”).
②向图1的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
ACuCl2(FeCl2铁粉过滤、洗涤
BCaO(CaCO3盐酸蒸发、结晶
CCu(CuO)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KCl)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气--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是(  )
A.活性炭可做冰箱除臭剂B.庆典活动可使用大量氢气球
C.熟石灰可用来粉墙D.钛合金可做轮船外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2)用消石灰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Ca(OH)2+H2SO4=CaSO4+2H2O.
(3)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
(4)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