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用微粒的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的金属汞,由许许多多的汞
原子
原子
构成;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
钠离子
氯离子
氯离子
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
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2)湿衣服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更容易晾干,是因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甲,可判断方框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7
7

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乙,可判断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1
31
,原子核外有
4
4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3
3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镓离子(填符号)
Gn3+
Gn3+
分析:(1)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2)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3)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解答:解:(1)汞是由许许多多的汞 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和 氯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其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湿衣服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更容易晾干
(3)氟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9,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故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电子数为31,弧线表示电子层,故有4个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故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易失去三个电子成为阳离子,符号为Gn3+
故答案为:(1)原子; 钠离子 氯离子二氧化碳分子.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7. 31,4,3,失 Gn3+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属基础知识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仙桃)同学们都知道CuSO4溶液呈蓝色,那么,你们知道是溶液中什么微粒使CuSO4溶液呈蓝色吗?
基于初中所学知识,下面主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说明:以下溶液皆为稀溶液,在稀溶液中SO42-、Cl-呈无色.)
思路一:采用归纳法,由具体事实推理概括出一般原理或结论.
下图一:请比较A、B、C、D、E五支试管中所盛试剂的颜色与所含微粒,进行分析.

对 A、B、C的分析是:
A、B的溶液中均含Cu2+,均显蓝色
A、B的溶液中均含Cu2+,均显蓝色
,说明Cu2+的存在使CuSO4、CuCl2溶液显蓝色.
D、E
D、E
分析,可以说明,在水溶液中,Na+是无色的.
对A、D的分析是:
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蓝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无色
A、D的溶液中均含水分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不能使溶液显蓝色,在稀溶液中SO42-呈无色
,说明A中是Cu2+使CuSO4溶液显蓝色.对B、E分析同理.
对A、B、C、D、E 还可推理:水是无色液体,作为溶剂,溶解CuSO4、CuCl2等物质时,溶液的颜色主要受溶质的影响.
思路二:采用加入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将溶液中的Cu2+除去或保持溶液中Cu2+的存在,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的方法.
例1:如图二所示的方法是除去溶液中的Cu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2NaOH+CuSO4=Cu(OH)2↓+Na2SO4

例2:请选择一种试剂与CuSO4溶液反应,保持溶液中Cu2+ 的存在.其化学方程式是:
CuSO4+BaCl2=BaSO4↓+CuCl2
CuSO4+BaCl2=BaSO4↓+CuCl2

上述研究方法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切入点研究同一个问题,但总体思路仍然是对比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请用微粒的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的金属汞,由许许多多的汞______构成;氯化钠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______.
(2)湿衣服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更容易晾干,是因为______.
(3)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甲,可判断方框横线上填的数字是______.
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乙,可判断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镓离子(填符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请用微粒的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的金属汞,由许许多多的汞______构成;氯化钠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______.
(2)湿衣服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更容易晾干,是因为______.
(3)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甲,可判断方框横线上填的数字是______.
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乙,可判断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镓离子(填符号)______.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7-200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湘城中学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请用微粒的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体温计中的金属汞,由许许多多的汞______构成;氯化钠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______.
(2)湿衣服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更容易晾干,是因为______.
(3)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甲,可判断方框横线上填的数字是______.
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乙,可判断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镓离子(填符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