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我国是全球海域可燃冰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可燃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这种可燃冰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1603:5:327.5%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1)由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8×(1×2+16)=160; (2)这种可燃冰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1×20):(16×8)=12:20:128=3:5:32; (3)这种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将药品用镊子送入试管,再慢慢竖起试管,故A错误;B、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过多会使液体飞溅,故B错误;C、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C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3.2.1元素与元素符号 题型:单选题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 红磷 B. 干冰 C. 氯酸钾 D. 食盐水

B 【解析】 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x属于单质;y属于化合物;z属于氧化物。A、红磷属于单质,正确;B、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错误;C、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错误;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1.4物质性质的探究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请根据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内容,填写下表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
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 体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没有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的多少 取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1.4物质性质的探究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自述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B 【解析】 试题A.氧气的助燃性必须在发生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时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降温的原理,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过程,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在生物体内氧气和有机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该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不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开始收集。

(3)用B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

长颈漏斗A2KClO32KCl + 3O2 ↑气泡均匀连续的放出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efcd 【解析】 根据用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1)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2)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应选用装置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继“共享单车”之后又推出了“共享汽车”。如图所示,“共享汽车”使用的是纯电动汽车,充满电时可行驶约170公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共享汽车”的外部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

(2)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同时,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还具有的主要优点是_____

(3)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易爆胎”的原因_____。

塑料灯罩或橡胶轮胎镀锌钢板车身或铝合金轮毂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 【解析】 根据材料的分类,电动汽车的优点,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1)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所以塑料灯罩和橡胶轮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与合金,所以镀锌钢板车身和铝合金轮毂属于金属材料; (2)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7级地震,绥化大部分地区有震感。下列各种灾后救援及生活行为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搭建帐篷 B. 生火做饭 C. 铲除废石 D. 砍断倾倒树木

B 【解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搭建帐篷只是撑起帐篷,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生火做饭包含着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铲除废石只是将废石位置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砍断倾倒树木,只是将其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 如何学习化学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嘴吹灭酒精灯 D. 取用液体时细口瓶标签对着手心

C 【解析】 试题用嘴吹灭酒精灯,易引起灯内酒精着火,引发酒精灯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