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
氢氧化钠(或NaOH)
氢氧化钠(或NaOH)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②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式: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情况①正确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CO2
CO2
(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分析:运用Ca(OH)2+Na2CO3=CaCO3↓+2NaOH这个反应解答此题相关问题,反应后溶液中肯定含有氢氧化钠,若正好完全反应则只含氢氧化钠,若氢氧化钙有剩余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若碳酸钠有剩余则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不含碳酸钠故②不对.根据图表中的结论情况①正确,只要证明含有氢氧化钙即可,验证氢氧化钙选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解答:解(1)“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2)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氢氧化钠(或NaOH).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不含碳酸钠,说明情况②是不可能的.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式:根据图表中的结论情况①正确,只要证明含有氢氧化钙即可,验证氢氧化钙选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故答案: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或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CO2(或Na2CO3).
故答案为:(1)Ca(OH)2+Na2CO3=CaCO3↓+2NaOH.
(2)氢氧化钠(或NaOH).
(3)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情况①正确
; CO2
点评:典型的实验探究中的实验分析题,只有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明白实验的设计,才能顺利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东台市模拟)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指示氢氧化钠与盐酸何时恰好完全反应③.
指示氢氧化钠与盐酸何时恰好完全反应③.

(2)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加入烧杯中,当溶液刚好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停止加入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3)在实验B中某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实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钠固体的原因是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出大量的热

(4)上述反应又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举一例:
医疗上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氢氧化铝或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
医疗上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氢氧化铝或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等

(5)如果经测定,蒸发得到的固体中含有CaCl2(其溶液为中性),那么原NaOH溶液(假定盐酸纯净)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任写一种杂质的化学式)
Ca(OH)2(或CaCl2
Ca(OH)2(或CaCl2

同学们为了尝试测定上述食盐(含杂质CaCl2)的质量分数并提纯,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准确称取10g固体样品,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再加入过量的下列某溶液,反应后过滤,得沉淀物1g.加入的某溶液是
C
C
(填编号).
A.NaOH    B.K2CO3    C.Na2CO3     D.HCl(稀)
②往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
将滤液中过量的Na2CO3完全除去,以便蒸发后得到纯净的食盐
将滤液中过量的Na2CO3完全除去,以便蒸发后得到纯净的食盐

③将加入稀盐酸后的滤液放在蒸发皿里加热蒸发.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6?天河区一模)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指示氢氧化钠与盐酸何时恰好完全反应;
指示氢氧化钠与盐酸何时恰好完全反应;

(2)D中溶液蒸发后留下的固体是(写化学式)
NaCl,
NaCl,
,能说明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B中的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B中的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如果经测定,蒸发得到的固体中含有CaCl2(其溶液为中性),那么原NaOH溶液(假定盐酸纯净)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任写一种杂质的化学式)
Ca(OH)2(或CaCl2).
Ca(OH)2(或CaCl2).

同学们为了尝试测定上述食盐(含杂质CaCl2)的质量分数并提纯,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准确称取10g固体样品,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再加入过量的下列某溶液,反应后过滤,得沉淀物1g.加入的某溶液是
C
C
(填编号).
A.NaOH    B.K2CO3    C.Na2CO3     D.AgNO3       E.HCl(稀)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往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原因是
将滤液中过量的Na2CO3完全除去,以便蒸发后得到纯净的食盐
将滤液中过量的Na2CO3完全除去,以便蒸发后得到纯净的食盐

③将加入稀盐酸后的滤液放在蒸发皿里加热蒸发.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④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88.9%
8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
(1)《燃烧的条件》实验中,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该实验的目的探究
可燃物
可燃物
是燃烧的条件之一,该实验的可然物是指
酒精
酒精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
棉花
棉花
不燃烧.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

(3)“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图A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导热
导热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②图B实验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连云港)“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导热
导热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空气
空气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盐酸
盐酸
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
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HCl+NaOH═NaCl+H2O
,属于
复分解
复分解
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