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项目限值
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pH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450mg/L
0.2mg/L
0.3mg/L
硫酸盐250mg/L
(1)上表中“铝”指的是元素(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4)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5)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180mg/L.

分析 (1)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铝”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电解水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5)根据题目信息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解答 解:(1)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铝”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铝”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2)加热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所以,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故填:煮沸;
(3)实验室用中将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填:2:1;
(4)在Ca(ClO)2中,钙为+2价,氧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2x+(-2)×2=0,x=1;故填:+1价;
(5)由题目信息可知,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CaCO3的质量不能超过450mg,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450mg×$\frac{40}{40+12+16×3}$=180mg;故填:180;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硬水软化的方法、电解水实验、化合价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制作过滤时,现将滤纸放入漏斗内,再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C.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再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B.铁钉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
D.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明矾[KAl(SO4m•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
m=2.
(2)目前不少自来水用液氯(Cl2)作为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示意图:

其中“”、“○”、“●”代表不同原子,产物D为次氯酸(HClO),有杀菌消毒作用.
①C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取C物质的水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l+AgNO3=AgCl↓+HNO3,利用此法可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②液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
(3)天然水中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O2的量叫做生化需氧量(BOD,单位为mg•L-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6O2$\frac{\underline{\;微生物\;}}{\;}$6CO2+5H20,测得20℃时1L某天然水样中含有机物(C6H20O5)的质量为10.8mg,则该水样的BOD值是12.8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转化过程可表示为:6CO2+6H2O$?_{呼吸作用}^{光照(光合作用)}$C6H12O6+6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糖类
B.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转化过程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选项中的实验所对应的图象错误的是(  )
A.
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
等质量Fe、Zn金属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C.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硝酸铜和硝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读液体体积
C.
   引燃酒精灯
D.
        检查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计算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量:
CO2                  Ca(OH)2                  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文同学利用长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课本上多个化学实验.
(1)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
①燃烧条件的探究:在如图1所示装置(省略夹持仪器,下同)中,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关闭活塞,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发生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减小测量误差,待火焰熄灭后,将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活塞.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①甲酸(HCOOH)在热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OOH$\frac{\underline{\;浓硫酸\;}}{△}$H2O+CO↑;.
②实验时,A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3)探究微粒的性质
向玻璃管左端加入试剂X,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剂X可能是浓氨水,该装置的优点有装置简单(答1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