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气球).
(1)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试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氯气(C1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lO(次氯酸).若将锥形瓶中的CO2气体换成氯气,也可产生上述现象.试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想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分别装入什么药品(写出一组即可)   
【答案】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氯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要使现象相反,则需要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可以加入能产生气体的反应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B气球逐渐变大,A气球逐渐变小,故答案为:现象;A气球逐渐缩小,B气球逐渐胀大,原因:CO2气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被吸收,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B;
(2)氯气可与水反应:C12+H2O=HCl+HCl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2O,次氯酸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NaOH+HClO=NaClO+H2O,将这三个方程式相加,则会得到:C12+2NaOH=NaClO+NaCl+H2O,故填:C12+2NaOH=NaClO+NaCl+H2O;
(3)使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与(1)中的现象相反,则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应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可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故填: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与物理压强知识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7、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设计实验]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该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为:瓶吞鸡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CO2与NaOH溶液反应,使瓶内气体压强变小,鸡蛋被吸入瓶内

小明同学认为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发现问题]小倩同学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CO2溶于水也使气体的量减少,压强变小.

[验证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继续探究]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两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试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

①试剂M、N可能为
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②参与了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有关氢氧化钠你还想探究什么问题?(写出一条即可)
氢氧化钠能否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A、B、C、D、四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任意选择上述一种实验,说明实验现象:你选择
B
B
(填序号)实验,现象是
锥形瓶里的气球逐渐膨大
锥形瓶里的气球逐渐膨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2)上述实验会让人质疑,质疑的依据是
二氧化碳不但能跟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还能溶于水也跟水反应,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小,而出现相似的现象
二氧化碳不但能跟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还能溶于水也跟水反应,使装置内的气压变小,而出现相似的现象
,请你在上述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溶液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步骤、现象、结论):
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后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
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后的液体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药品.
【观察】(1)实验室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是
b
b
(a、细口瓶;b、广口瓶),瓶塞是
a
a
(a、橡皮塞;b、玻璃塞).
(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的瓶口有白色固体.
【解释】形成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为题】白色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
【资料】(1)NaOH和 Na2CO3 受热不分解;
(2)NaOH的熔点为318.4℃,沸点为1390℃;Na2CO3的熔点为851℃.
【设计与实验】(请你帮助甲、丙实验小组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小组甲:
实验过程与数据 分析与结论
(1)取3g白色固体,加热
(2)冷却后称得固体的质量为2.9g
白色固体中含有
结晶水
结晶水
实验小组乙:
实验步骤与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中
(2)滴入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
(3)在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显红色
原白色固体中
一定含有NaOH和Na2CO3、NaOH和Na2CO3
实验小组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
(2)滴入CaCl2溶液
(3)
过滤
过滤

(4)
在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
在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

出现白色沉淀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不显红色
溶液不显红色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NaOH
【交流与评价】三个实验小组代表汇报了各自的实验及其结论后,老师肯定了小组甲和小组丙的实验探究,同时指出了实验小组乙中存在的错误.这个错误是: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过滤后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过滤后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拓展】老师提供了一个可证明原白色固体中成分的探究示例:
一、实验过程与数据:
步骤1:收集瓶口处白色固体,加热;
步骤2:取该白色固体样品3g;
步骤3:将固体溶于水后,滴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
步骤4:测出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1.1g
二、计算分析与结论:
①计算分析:
②结论:原白色固体的成分为
碳酸钠
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看到CO2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明显现象,设计了演示实验:给集满CO2的烧瓶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迅速盖上并塞紧带有玻璃管的胶塞,玻璃管下端套有一气球(如图).振荡烧瓶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气球膨胀
气球膨胀

原因是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烧瓶内的压强变小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烧瓶内的压强变小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可是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经老师用力振荡后烧瓶内液体呈白色浑浊!好学的小明同学很想知道白色浑浊是什么物质,为此他进行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CO2+H2O═NaHCO3
(2)常温下,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小.Na2CO3过饱和后也会结晶析出.
(3)Ca(HCO32 可溶于水.
【猜想】猜想一:该白色浑浊物中只有Na2CO3
猜想二:该白色浑浊物中只有NaHCO3
猜想三:该白色浑浊物中可能有
Na2CO3和NaHCO3
Na2CO3和NaHCO3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小明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将该浑浊液体加水搅拌后发现白色浑浊消失形成无色溶液!这些神奇的变化让小明更加好奇,他于是又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其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加水后形成的无色溶液,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或无明显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或无明显现象)
该溶液中
Na2CO3(或没有Na2CO3
Na2CO3(或没有Na2CO3
②再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加入
稀盐酸
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或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冒出(或无明显现象)
证明该溶液中
NaHCO3(或没有NaHCO3
NaHCO3(或没有NaHCO3
小明通过努力终于明白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液体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请你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分析说出小明完成本实验的最后结论是:猜想
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探究的方法很多,如实验对比法、排出法、类比法等等,请你认真参与完成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想一想分别采用了哪种实验方法:精英家教网
(1)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请根据上图实验装置和下面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横线上:
A、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是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
B、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
 

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
 

E、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烧杯中溶液沿玻璃管上升在管口形成喷泉.
通过以上对比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已知盐酸溶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氯离子(Cl-)和氢离子(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提出问题】:盐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Cl-)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 NaCl(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稀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及结论】:
实验①看到的现象是
 
;你的结论是
 

实验②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Cl-离子
 

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