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小华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
【查阅资料】材料一:净水原理是,净水剂具有较大表面积或者净水剂粒子与水反应生成表面积较大的物质,把水中的细小漂浮颗粒吸附到表面,使其密度加大并下沉。
材料二:明矾[KAl(SO4)2·12H2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K+、Al3+、SO42-
【提出猜想】猜想1:K+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2:Al3+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3:SO42-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4:K+、Al3+、SO42-均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完成实验】

实验序号
 
水样(稍浑浊)体积(mL)
 
实验操作
 
观测时间
 
实验现象
 

 
20
 
向水样中加入KCl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Na2SO4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Al2(SO4)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20
 
向水样中加入AlCl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得出结论】实验    证明SO42-无净水作用,实验       证明K+无净水作用;猜想    成立。
【交流反思】(1)小芳同学认为实验①和④是多余的,你           (填“支持”或“不支持”)她的观点,理由是                                      
(2)       (填“能”或“不能”)把实验③省去。
(3)小莉同学联想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他认为活性炭的作用原理与明矾相同,你同意她的观点吗?[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得出结论】②(1分)    ①(1分)    3(1分)
【交流反思】(1)不支持(1分)  
若Al3+、SO42-均能净水,仅靠实验②和③无法得出正确结论(2分)(叙述合理即可)
(2)能(1分)
(3)不同意(2分)  活性炭的作用过程是物理,明矾则是化学变化(2分)
或 同意(2分)  都是利用具有较大表面积的物质产生吸附作用(2分)

解析试题分析:【得出结论】实验②加入的硫酸钠中含SO42-,且实验现象为仍浑浊;可说明硫酸根离子无净水作用。实验①加入了氯化钾且现象为仍浑浊,可说明K+无净水作用;猜想1成立。
【交流反思】(1)若Al3+、SO42-均能净水,仅靠实验②和③无法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应完成实验①和④。
(2)因实验②已说明硫酸根离子无净水作用。和实验④结合即可说明Al3+有净水作用。所以可把实验③省去。
(3)木炭和明矾都是利用具有较大表面积的物质产生吸附作用,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考点:科学探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小红同学在实验室制取O2,采用了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她选用的实验药品是二氧化锰和_________;实验中小红用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氧气不纯,请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问答题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室里,常采取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分析图回答问题:

(1)MnO2在上述实验中所扮演的角色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
(2)图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3)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快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7分)下图是实验探究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的条件:

⑴乙装置中对试管加热的仪器名称是         ;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
        (选填“甲”或“乙”)作为发生装置。
⑵利用丙装置可将氢气、氧气收集并混合起来。某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将瓶子装满水,打开a、b,从右边导管通入氢气至水面降至400mL,水从左边导管流出(如图),然后继续从右边导管通入氧气至液面降到100mL,关闭b。此时瓶中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打开b,再从左边导管向瓶中加水,使混合气体全部排出,并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直接点燃保鲜袋内的混合气体。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将表中漏填的数据及现象补填上。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4
2︰3
2︰1
4︰1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20%
40%
   %
80%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氢气的体积分数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      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                    ,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
(2)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B装置中长颈漏斗虽可随时添加液体,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C组中       (填序号)来取代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内加入水量,并做好标记,将标记以上的部分按体积分为5等份;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看到有白烟(成分为五氧化二磷固体)产生;④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步骤④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4)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
(5)小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大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一种):如红磷的量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丽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针对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结合下图所示常用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溶液:若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需要30%的双氧水溶液       g,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      mL。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       (填仪器名称)加水至所需刻度。
(2)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在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贴标签的内容。

(3)选仪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     (填序号)组合,从所选的装置组合中选择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简要说出它的用途       
(4)实验步骤:
①检查氧气发生装置的       
②先往容器中装入固体粉末,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再装入液体试剂。
③收集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验满的方法是利用氧气具有      的性质。
(5)回收处理:把氧气发生装置容器内的残留物经      (写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回收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信息分析题

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每个字母各代表一种物质,每个箭号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已知五种物质均由C、H、O中部分元素组成,A和B所含元素相同,D和E所含元素相同,X为单质,A为有毒气体,B和D可以发生化合反应。

(1)E的名称是________,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X→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A→B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5分)物质除杂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方法探究】为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小明设计了三种方案。

 
实验方案
方案A

方案B

方案C

上述方案中有两个是合理的,写出合理方案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提炼】上述两种合理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方法运用】
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

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步骤③中乙溶液是        (填化学式)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