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竹子里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将从竹子里收集的两瓶气体与两瓶空气进行对照实验:
(1)将点燃的木条同时伸入两瓶气体中,发现木条在竹子里气体的旺盛程度比在空气中燃烧的要低.该实验可证明竹子里的气体一定含有  
(2)将澄清的石灰水同时加入到两瓶气体中,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竹子里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可证明竹子里的气体一定含有  
根据以上两个对比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从量的多少方面与空气比照,我们可得出的两个结论是:①                   ;②                    
(1)氧气.(2)二氧化碳;氧气比空气中少;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试题分析:(1)点燃的木条在竹子里气体的旺盛程度比在空气中燃烧的要低,但能够燃烧,说明一定有氧气。(2)竹子里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木条在竹子里气体的旺盛程度比在空气中燃烧的要低,竹子里气体能马上使石灰水浑浊,则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氧气比空气中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铁质水龙头长期使用容易生锈,小明从自家水龙头上取下一些铁锈样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2)实验结束,小明将所得的黑色固体物质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发现没有气泡,这说明生成物中              (有或没有)铁。
为解释这个现象,小明查阅下列资料:
Ⅰ.已知铁的氧化物有FeO、Fe3O4、Fe2O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逐步失去其中的氧,最终被还原为铁。
Ⅱ.某炼铁厂对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热反应分析,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下图。

通过分析资料确定:
①700℃时氧化铁和一氧化碳进行反应的产物是        (填FeO或Fe3O4或Fe).
②小明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没有塞橡皮塞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钙溶液是否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氢氧化钙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变成碳酸钙.
猜想②:氢氧化钙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成分是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生成
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钙
(2)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成红色
原溶液一定有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1)、(2),你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成立.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钙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同学们在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实验中能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明显现象是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所得的无色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硫酸钡、指示剂、水、碱类物质和        (写化学式或名称)
②对碱类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只有氢氧化钡
猜想三: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你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剩余的两种猜想,可选用的试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的课堂上,老师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在滤出沉淀后的滤液,引导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可能情况有三种: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    
小伟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
实   验   步   骤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       
假设③成立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放出无色气体
假设   成立
(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足量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假设   成立
小强根据小伟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假设   成立,该假设成立说明教师做的实验是                 (选填“恰好完全反应”、“Ca(OH)2过量”或“Na2CO3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研究盐类物质的性质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他们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准备】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现象Ⅰ
溶液变红
加入CuSO4溶液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现象Ⅱ
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          ;现象Ⅱ为产生蓝色沉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2)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可能: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实验及分析】
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NaOH和Ca(OH)2
丙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另一支试管中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1)老师认为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合理.
①丙同学的实验中,加入CaCl2溶液的目的是                              
②根据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老师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存在不足.丁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帮助甲同学确认了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
 
(3)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b.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c.碱和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
d.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
(1)若甲试管装入碳酸钠,乙试管装入紫色石蕊试液,丙中加入稀硫酸,打开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液体,同时打开止水夹.乙试管中的现象为                 .立即关闭止水夹,看到    (填甲乙)中液面上升.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乙中装入饱和的石灰水,丙中液体加入到甲中后,石灰水变浑浊.则甲、丙中的物质可能为              (填与(1)中不同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1/5。请你参与探究:

(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2)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3)猜想与假设:
①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②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③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4)交流与讨论:
①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你认为他的猜想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②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a.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b.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的                        性。
c.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与反思:
①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放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色,证明乙同学的猜想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黄色固体。左玻璃管上端的黄色固体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铜丝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加热完后应立即观察体积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D.实验中反复推拉针管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氧气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