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可能是化学变化的现象的是(  )
①发光  ②放热  ③产生沉淀 ④产生气泡  ⑤变色.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解答:解: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变化的伴随是现象,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伟生日,妈妈做了很多菜,小伟发现妈妈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加入食醋腌制时产生大量气泡,引发了极大的兴趣.
【查阅资料】“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使肉质松软,其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NaHCO3).小伟联想已经学过的碳酸钠(Na2CO3),其与碳酸氢钠比较,组成元素只相差一种元素氢元素,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道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异同点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活动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1】碳酸氢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相似显碱性.
【进行实验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是正确的
【探究活动二】探究碳酸氢钠能否与酸反应?
【猜想2】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相似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进行实验2】将气球中的碳酸氢钠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加入试管中(如图1),气球迅速胀大,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联想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请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精英家教网精英家教网
             图1                                     图2
【探究活动三】探究NaHCO3与Na2CO3的热稳定性
【猜想3】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进行实验3】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以下甲、乙两个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请你参与,完成下列表格中的空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甲 取少量碳酸氢钠样品于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1.试管壁上有水珠.
2.            
3.试管中仍残留有白色固体粉末
NaHCO3 受热易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实验乙 取少量碳酸钠样品重复实验甲的操作.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完全反应后,同学们猜想试管中残留的白色固体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NaOH)或碳酸钠(Na2CO3),他们猜想的主要依据是
 

(2)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白色固体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设计如下两个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该反应后的白色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于是他们认为该白色固体粉末是氢氧化钠.但同学们经过反复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方案1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方案2:同学们取少量该反应后的白色固体粉末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精英家教网
由此,同学们推断出该残留的白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请写出上述实验涉及到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验证残留的白色固体粉,那么它是
 
溶液.
【交流与讨论】
(1)根据实验甲及其探究活动的结果,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实验探究大家明白了,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物质的组成是决定物质
 
的重要因素之一.
(3)“安多夫”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至少说出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海门市一模)实验室药品厨内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上残余部分只能读出其质量分数为10%.根据药品厨卡标签已知它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铜或碳酸钠.小晶和小亮同学对这瓶溶液成分进行探究.
(1)小晶观察溶液后认为不可能是硫酸铜,理由是
硫酸铜溶液显蓝色
硫酸铜溶液显蓝色
.小亮查阅资料后获得如下表数据,据此分析,小亮认为不可能是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理由是
常温下氢氧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
常温下氢氧钙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

物质 氢氧化钠 氯化钠 氢氧化钙 硫酸铜 碳酸钠
20℃时
溶解度(g)
109 36 0.165 20.5 21.5
(2)小亮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
玻璃棒
玻璃棒
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观察到试纸变蓝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NaCl
NaCl
(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氯化钠溶液不显碱性
氯化钠溶液不显碱性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晶和小亮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方案]方案甲: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氢氧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丙: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实验探究]你愿意选择方案
甲或乙或丙
甲或乙或丙
(选填“甲”、“乙”或“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所选择方案中的试剂.
无色气体或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或白色沉淀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CO3+CaCl2=CaCO3↓+2NaOH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Ca(OH)2=CaCO3↓+2NaOH
或Na2CO3+CaCl2=CaCO3↓+2NaOH
[反思总结]
①实验基本操作:为了防止腐蚀标签,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
手心
手心

②物质鉴别一般思路:依据物质间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差异进行鉴别.通常先考虑物质物理性质如
颜色、气味或溶解性等
颜色、气味或溶解性等
等进行区分,再考虑利用化学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联欢会上,有“魔术师”称号的小谦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将三种无色溶液加入到A、B、C三只玻璃杯中,分别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下列现象:A杯变为“雪碧”(产生大量气泡);B杯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C杯变为“红酒”(生成红色溶液).请你帮助他揭开魔术秘密:
(1)A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

(2)B杯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Na2CO3═CaCO3↓+2NaOH
(任写一个).
(3)C杯中,在加入碳酸钠溶液之前的无色溶液是
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
,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2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某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精英家教网
(1)【假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一种
 
(填“酸”、“碱”或“盐”).
(2)【设计方案】先验证
 
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证明该气体能否使
 
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该气体能否使
 
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兴趣小组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应包括
 
(填以下的编号).
①该气体是否易溶于水          ②酸是否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该气体可用什么干燥剂干燥   
(4)【实验】①装置C内的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该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该气体通过时,试纸的颜色变红,此现象说明
 

③装置E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硫酸溶液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同时发现试管外壁发烫,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查阅资料:①SO2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②H2具有还原性.
分析讨论:根据试管发烫的现象分析,说明锌与硫酸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对生成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做出此猜想的理由是
 

猜想3:可能是H2和SO2的混合气体.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精英家教网
问题讨论:(1)如果装置A没有明显实验现象,装置C的现象为
 
,则猜想1成立.
(2)如果装置A的现象为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反思:(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的装置(如图2),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
 

拓展延伸:小组的同学欲证明试管内锌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剩余,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④将试管中剩余固体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