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Cu(NO3)2、Al(NO3)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向滤渣A 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液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填“大”或“小”)。
【答案】硝酸铝和硝酸锌 大
【解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比铁、铜都强,所以在Cu(NO3)2、Al(NO3)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只能与硝酸铜和硝酸亚铁反应,不能与硝酸铝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A 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铁,而原来的硝酸铜完全参加反应,所以滤液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没有反应的硝酸铝,以及锌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的硝酸锌,故填硝酸铝和硝酸锌;
由化学方程式Zn+Cu(NO3)2=Zn(NO3)2+Cu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铜与反应后生成的硝酸锌的质量比=188:189,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由化学方程式Zn+Fe(NO3)2=Zn(NO3)2+Fe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亚铁与反应后生成的硝酸锌的质量比=180:189,即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大,故填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蒸馏水属于下列分类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E 氧化物
(2)要杀灭病原微生物并且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采取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有的河水出现水华现象,经检测发现是河水中含有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而导致上述三种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常食用乳制品、骨汤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元素。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滨州的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3)不粘锅内涂层的主要成分是被誉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该物质属于___(填字母序号)。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有机高分子材料 D 复合材料
(4)化肥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碳酸氢铵(NH4HCO3) B 尿素[CO(NH2)2]
C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D 硝酸钾(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属于纯净物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下列选项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pH 试纸
D.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记录下的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都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B.CO还原Fe2O3实验开始时,要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CO
C.向软水中滴加少许肥皂水,振荡,静置,出现大量垢状物且无泡沫
D.在滴有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为蓝色—紫色—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 年 3 月 28 日,四川省木里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约 270 公顷,不连续火线约 50.5 公里, 动用 2838 人、1365 辆救援车、5 门灭火炮,历经 9 个昼夜才有效封控火场。下列预防森林火灾的措施错误的是
A.禁止携带火种进入林区
B.配足护林员,加强人工巡护
C.林区生火后将明火踩灭即可
D.应用新技术,加强航空监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防止实验误差
D 防止液体溅出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
(2)试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
(3)倾倒液体时,将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倒入容器中。_____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平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