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检查气密性
D.
读取液体体积

分析 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读取液体体积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的标签要向着手心,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没有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甲烷的化学式为CH4,请写出CH4表示的宏观、微观意义各一条:
宏观:甲烷;
微观:一个甲烷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中有分子构成的是(  )
A.B.C.金刚石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提炼过程中借鉴了祖国医学.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疟疾的治疗方药如下: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意思是:用一把青蒿,以二升的水浸渍以后,绞扭青蒿、取得药汁,然后一次服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绞扭青蒿、取得药汁的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2)计算141g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是141g×$\frac{12×15}{12×15+1×22+16×6}$=90g(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141g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于142g可双氢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相等.
(4)根据下面图示的药物说明书,若要明显控制病情承认最少服用药物0.36克.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双氢青蒿素片 
【主要成分】分子式:C15H24O5分子量:284
【功能主治】适用于各种类型疟疾的症状控制,尤其是对抗氢喹恶性及凶险型疟疾有较好疗效
【规格型号】20mg/片(有效含量)
【用法用量】口服1日1次,成人1日3片,首剂量加倍;儿童量按年龄递减,连用5-7日
【不良反应】推荐剂量未见不良反应,少数病例有轻度网织红细胞以过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信息给予】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反应.

【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
【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
【反思评价】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会二氧化碳,其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钠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
【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黑色颗粒可能是C(用化学式填写).
【实验二】如图,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
【猜想与假设】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Ⅰ)碳酸钠   (Ⅱ)氢氧化钠.
你认为猜想Ⅱ(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Na与CO2中不含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等,不同物质构成的微粒有所不同,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6.8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4mL,从量筒内倒出液
体的体积<4.4mL(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的量过多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大B.红磷的量过少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
C.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D.完全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