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
【答案】本题属开放性题,答案合理即可得分。(1) NaOH、CuCl2、Na2CO3 或 NaOH、HNO3、Fe2O3等 (2)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 或2NaOH+CuCl2==Cu(OH)2↓+2NaCl或Na2CO3+CuCl2==CuCO3↓+2NaCl等](说明:所写化学方程式要与(1)题三空物质对应,只有得分的物质,该化学方程式才能得分,否则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能和盐酸反应的物质类型有,某些金属单质、某些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等物质.
A可以是氢氧化钠,B可以是氯化铜,C可以是碳酸钠
(2)盐酸和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难以满足左图所示物质间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A.X—O2,Y—CO,Z—CO2
B.X—Cu,Y—CuO,Z—CuSO4
C.X—CaO,Y—Ca(OH)2,Z—CaCO3
D.X—O2,Y—H2O,Z—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竹炭包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是一种净化空气的产品。对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用如下装置进行探究。
友情提示: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甲同学认为应在A、B装置之间,再增加一个盛有 的洗气装置(填编号),
Ⅰ.氢氧化钠溶液 Ⅱ.浓硫酸 Ⅲ.澄清石灰水
目的是 。
(3)对E装置a处进行尾气处理,可行的方法是 (填编号)。
Ⅰ.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Ⅱ.a处套上一个气球
(4)都能直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的实验装置为 (填编号)。
(5)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6)A装置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Ⅰ.化合反应 Ⅱ.分解反应 Ⅲ.置换反应 Ⅳ.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观了一个石灰厂时,带回了一些石灰石样品,同学们利用这些石灰石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 10 | 8 |
2 | 10 | 6 |
3 | 10 | 4 |
4 | 10 | 2 |
5 | 10 | 2 |
(1)第 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CaCO3恰好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