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C4H10 ),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一个丁烷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⑤

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由丁烷的化学式是C4H10可知,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的,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则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的;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
故①②⑤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为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则y轴表示的含义是(  )
选项固体溶液Y轴含义
A氢氧化铜盐酸水的质量
B大理石(杂质不反应)稀盐酸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C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硫酸铜溶液混合物中的铜的质量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稀硫酸二氧化碳的体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金用如图实验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对该实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能与不溶性的碱反应
B.稀硫酸和Cu(OH)2反应后,溶液呈蓝色
C.该实验反应基本类型有两种
D.跟BaCl2溶液反应的本质是H+和Cl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臭氧消毒机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加工场所的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应用的消毒剂主要是臭氧.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高压放电式臭氧消毒机是使用高压电场使氧气转变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较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
    根据上述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试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物理性质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化学性质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用途消毒,吸收紫外线.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每个臭氧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原子构成;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决定着它们的性质不同.“有人认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请你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
(3)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3:2.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久置的臭氧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请谈谈如何保护臭氧层飞机的尾气进行处理再排放(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降低
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1)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该反应的化学原理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氧气耗尽;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且进入水的体积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frac{1}{5}$.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frac{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红磷的量不足.
(3)某同学对实验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利用电热棒在瓶内将红磷点燃,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误差小或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产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水分解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D.水分解的过程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已知: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要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10g+2g-7.2g)是O2(填化学式)的质量;
(2)进而求出KCl的质量,请你写出小意计算KCl的质量的过程;
(3)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4)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宏观事实与微观事实本质之间有密切联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证明分子可以再分
B.氧气能够液化的事实说明分子可以变小
C.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构成粒子不同
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石灰石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