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D.水结成冰时水分子停止运动

分析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 解:A、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导致水的体积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是不变的,故叙述错误;
B、降温时,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变慢,由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要分子不变,其化学性质就不变.故叙述错误;
C、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明了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叙述正确;
D、河面上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是由于水由液态变成固体,分子还是在不断运动的,故叙述错误.
故选C

点评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能表示的意义是:
(1)微观:表示该反应中硫原子、氧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的数量比是1:1:1.
(2)宏观①质的关系:表示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②量的关系:硫、氧气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32:32: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2)通过两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你能得出燃烧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B.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O2;BCO.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
(3)物质B除了具有毒性外,还具有还原性,写出物质B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4)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2CO2+2Na2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蒸发
C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D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取ag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到Vmol气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请填写①②两类物质的化学式(每空至少各举2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制取氧气的原理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工业上用液化空气制氧气
B.常温下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研究时,检验商品标签所列成分及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随机取出市售某种“纯碱”样品(成分说明见图),经检验杂质仅是氯化钠.准确称取样品10.9克,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将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10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计算10.9克样品中纯碱的质量.
(2)计算样品中含纯碱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