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就是“苯宝宝多氯了”谐音“本宝宝多虑了”,其化学式C6Cl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六氯苯是碳和氯气组成的
B.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5g
C.六氯苯是6个碳原子和6个苯原子构成的
D.六氯苯中碳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4:71

【答案】D
【解析】解:A.由六氯苯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氯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其中不含碳和氯气,故错误;B.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35.5×6=285,单位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C.六氯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5.5×6)=24:71,故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是三个与磷燃烧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实验二中,既可利用玻璃管引燃红磷,又可用气球缓冲瓶内压力
C.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②③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实验三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①②对比说明两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X是一种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 NaClO2中阴离子的化合价为
(2)井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属于硬水.可用加入的方法区别井水和蒸馏水.请写出生活中降低井水硬度的一种方法
(3)下面是水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已省去).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H4→H2O→Ca(OH)2→H2O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水一定是溶剂
B.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不可以用来鉴别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钙四种固体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②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P点表示的含义是
③在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烧杯内盛放的是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某同学要使小烧杯内有固体析出时,他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
A.氧化钙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
B.用纯碱制得烧碱
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
D.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某同学为测定一定量高锰酸钾产生氧气的体积,则他该选择的装置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用BFD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F中盛放的物质是 , 该装置中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B.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
C.回收废弃塑料不仅减少白色污染,而且节约资源
D.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物品质、口感的可食用物质,添加越多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B.空气和氧气——观察颜色
C.水和澄清石灰水——尝味道
D.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明,他很想在假期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