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任意写出其中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②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上述几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用过氧化氢(填物质名称)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代号,下同).用该发生装置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造成的后果是:收集的氧气不纯.
(4)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E装置,而不选用D或C装置,试从二氧化碳性质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小美同学取双氧水69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g.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②所用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 (1)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可参照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可以节约热能,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用酒精灯,所以A合适;根据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4)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状态和性质选择发生和收集装置;
(5)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知,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可知剩余固体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氧气的质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双氧水(溶质)的质量.

解答 解:(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一般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为:甲: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乙: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可以节约热能,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答案为:过氧化氢;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氧气时,需要加热,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会使收集的氧气不纯;故答案为:A;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的氧气不纯;
(4)在常温下,用块状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可知,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可知所得固体物质为2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的质量=69g+2g-69.04g=1.96g.
(2)设该双氧水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68             32
 x              1.96g
$\frac{68}{x}=\frac{32}{1.96g}$
x=3.74g
故答案为:①制得氧气的质量是1.96; ②双氧水中过氧化氢(H2O2)的质量是3.74g.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更加凸显了化学用语的重要性,所考知识点面向全体,所以能够增强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为验证Cu、Al、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溶液中Fe2+浅绿色、Cu2+蓝色、Al3+无色)
(1)甲同学将形状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3支试管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请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合理原因是金属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少量)也证明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2种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Cu、Fe、Al或Fe、Cu、Al.
(3)丙同学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充分反应后,此时溶液呈浅绿色,过滤后向滤渣中加过量稀盐酸,当出现固体部分溶解且剩余固体呈红色或者溶液呈浅绿色现象,可证明Cu、Al、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最守恒定律.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反应前、后(填“只有反应前”或“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 (包括锥形瓶、注射器、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后,小明推动注射器,将稀盐酸加到碳酸钠粉末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有气体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在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瓶塞冲出.
(4)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
小明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C(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为了测定其纯度,现进行如下实验:取样品18g加入到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题意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4.4g.
(2)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临床上普遍使用苯甲醇(化学式为C7H8O)做青霉素溶剂,以减轻注射疼痛.但是近20年来的医学研究发现,苯甲醇会造成被注射的患者行走困难,多数类似青蛙跳跃式前进.目前在我国少数落后乡村,有许多孩子已经成了“青蛙腿”,因此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注射溶剂逐渐被淘汰.请回答;
(1)1个苯甲醇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2)苯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7.8%(精确到0.1%).
(3)54g的苯甲醇中含有多少碳元素?
(4)多少克的苯甲醇中含有21g的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关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为防止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的量应尽可能方少一些
D.反应后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可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A至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KMnO4 B、MnO2 D、O2 E、H2O2 G、C H、CO2
(2)写出反应①②的文字表达式
①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
C.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D.水变成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中学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准备了三个考题:①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探究  ③过滤.
(1)小华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请回答:

①指出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铁架台;
②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你认为小华抽到的是第①个考题;
③以下是小华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在操作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你认为实验完毕后小华得了3分;请挑一个失分操作,并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步骤Ⅱ中取液时瓶塞正放,正确方法是瓶塞应倒放(或步骤Ⅳ中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正确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2)小凯同学抽到了与小华相同的考题,实验台上只提供了一种固体粉末状药品和一些仪器.
①写出小凯同学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②与小华同学所用的仪器相比,小凯同学完成实验至少还需要酒精灯;(填仪器名称),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