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食醋是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C2H4O2).下列关于醋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C.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分析 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计算判断.
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醋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醋酸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醋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故选项说法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醋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一个醋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有机物的概念、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不是由空气成分引起的是(  )
A.久置的石灰水变质B.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苛性钠固体在空气中潮解、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且易受热分解(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E为CuO;
(2)D→F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配制过程如下:步骤Ⅰ,向生石灰中加水制成石灰乳,将其温度降至室温;步骤Ⅱ,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入边用木棒搅拌,即配成波尔多液.
①写出上述配制波尔多液过程中步骤Ⅰ和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CaO+H2O=Ca(OH)2、ⅡCa(OH)2+CuSO4=Cu(OH)2↓+CaSO4
②若步骤Ⅰ中石灰乳温度未降至室温,会造成波尔多液变质,其原因是氢氧化铜沉淀受热会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通过如下实验,判断金属X、Y、Z的话动顺序.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X、Y、Z的活动顺序为(  )
A.Z>X>YB.X>Z>YC.Z>Y>XD.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铁制品表面形成烤蓝防锈就是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蓝色的漆
C.连接玻璃管与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水起润滑作用
D.75%的医用酒精中C2H5OH与H2O的质量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牙膏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配料成分的摩擦剂、增稠剂、发泡剂等,其中摩擦剂的类型有很多,如CaCO3、Al(OH)3、SiO2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牙膏摩擦剂的成分.
实验探究一: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
[查阅资料]二氧化硅(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①有气泡冒出该品牌牙膏中含有CaCO3
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②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二:测定该品牌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取该品牌牙膏样品8.0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该装置放在电子天平上,将电子天平称量的数据绘成如图2.

[数据处理]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是0.88g,则该品牌牙膏中CaCO3质量分数为25%.
[交流与反思]
(1)写出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写一个即可).
(2)加入的盐酸要过量,否则所测CaCO3的质量分数将偏小(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称量结束后,判断稀盐酸已过量的方法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上述图1装置存在科学性问题,可能造成实验误差,请你说出可能造成误差的一个因素盐酸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只能构成分子,分子、离子可以构成物质
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裂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B.该反应中共涉及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
(1)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20℃时,将5g KNO3晶体加入1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10.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200克,需要KNO3固体质量为2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