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 30%双氧水的质量(g) | 加入水的体积(mL) | 二氧化锰质量(g) | 收集时间(s) |
1 | 10 | 40 | 5 | 200 |
2 | 20 | 30 | 5 | 100 |
3 | 30 | 20 | 67 |
分析 (1)①根据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药匙进行解答;
②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是固体和液体混合以及氧气的性质进行解答;
③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字结合实验是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数据;
④根据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⑤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减少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在叶绿素、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进行解答.
解答 解(1)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药匙;故填:药匙;
②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是固体和液体混合,所以发生装置应选用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切氧气不易溶于水,气体收集装置应采用的是C或D;故填:B;C或D;
③实验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所以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5g;其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故填:5;
④通过实验中的数据可知,在相同的条件下,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填: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⑤反应前后质量减少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第三次实验结束后,测得容器中全部剩余物的总质量为50.8g,则该实验生成氧气的质量=20g+30g+5g-50.8g=4.2g;故填:4.2;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在常温下进行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在叶绿素、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 (C6H12O6)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frac{\underline{\;叶绿素\;}}{光照}$C6H12O6+6O2,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故填:CO2+H2O═H2CO3;6CO2+6H2O$\frac{\underline{\;叶绿素\;}}{光照}$C6H12O6+6O2;反应条件.
点评 催化剂、催化作用是初中重要基本概念之一,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主要考查对催化剂、催化作用概念的理解,对催化效率影响因素的探究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事 实 | 解 释 | |
A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B | 金刚石和石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同一种产物 | 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
C | CO有毒而CO2无毒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D |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u(OH)2+MgCl2═Mg(OH)2↓+CuCl2 | B. | 2Fe+6HCl═2FeCl3+3H2↑ | ||
C. | Fe+2AgCl═FeCl2+2Ag | D. | Ba(OH)2+SO3═BaSO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