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银、铜和锌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锌不和硝酸铝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结论
实验1:取滤渣乙加入盐酸无气体产生滤渣乙可能是银或银和铜;
实验2:取滤液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蓝色沉淀滤渣乙一定是银和铜
【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无变化、无明显现象或无白色沉淀,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

分析 【做出猜想】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比银和铜活泼,锌没有铝活泼进行分析;
【交流讨论】根据锌的活动性比铝弱,锌不会与硝酸铝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碱会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
【反思交流】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 解:【做出猜想】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比银和铜活泼,锌没有铝活泼,所以滤渣乙还可能是银、铜、锌;
【交流讨论】锌的活动性比铝弱,锌不会与硝酸铝发生反应,所以小华的猜想错误;
【实验探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碱会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1:取滤渣乙加入盐酸无气体产生滤渣乙可能是银或铜和银
实验2:取滤液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蓝色沉淀滤渣乙一定是铜和银
【反思交流】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无变化、无明显现象或无白色沉淀,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
故答案为:【作出猜想】银、铜和锌;
【交流讨论】锌不和硝酸铝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1:银或银和铜;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银和铜;
【反思交流】无变化、无明显现象或无白色沉淀.

点评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为黑龙江省农科院种植的小麦,请填写下列空白:
如图农作物需要补充的化肥主要是氮肥,如果农作物叶片边缘发黄需要补充的化肥的作用是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将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做一些面食,也有的在面食中加了点蔬菜做成蔬菜面条等,蔬菜面条中富含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淀粉,其化学式为(C6H10O5n.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作用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溶液由HNO3和CuCl2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
(2)请写出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Ba(OH)2+CuCl2=BaCl2+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如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①②.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 (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明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他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红色褪去.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溶液外)一定有Na2SO4,理由是2NaOH+H2SO4=Na2SO4+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方案]小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有硫酸
 方案2 取样,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有硫酸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仔细研究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后,认为方案1无法验证小红猜想的正确性,理由是硫酸钠和硫酸都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
[拓展迁移]大家讨论后,按正确方案进行操作,确认了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由此可知,在分析化学反应结束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到生成物外,还有考虑到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有一包粉末由碳、铁、铜组成,为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I、称取mg粉末,放入烧杯中加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滤渣质量为m1g.
Ⅱ、将所得的滤渣按如图进行实验:

①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A、B、D中装入药品,称量B中滤渣及玻璃管共为m2g,然后连接A、B、C,打开a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关闭a,连接C、D,点熄B处酒精灯至完全反应,关闭b.
Ⅲ、熄灭B处酒精灯,打开a,缓慢通入一段时间N2,冷却至室温后,称量B中固体及玻璃管的质量为m3g.
试回答:
(1)步骤I中证明稀盐酸已过量的方法是:无气泡产生.
(2)装置C的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被倒吸.
(3)若按测量数据,Cu的质量分数为$\frac{4({m}_{3}-{m}_{2}+{m}_{1})}{5m}×100%$.
(4)小丽认为称量D的增重量,也可求出铜的质量分数,则D中盛装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小明却认为这样测量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原因可能是①二氧化碳可能没有完全被吸收,②D装置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化学实验小组在盐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此时观察到A试管内的试验现象是(1)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束后,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后取其滤液再与A试管内物质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A,小组同学对滤液中的离子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什么离子?
A同学:含有Na+、Cl-、OH-、CO32-
B同学:含有Na+、Cl-、OH-、Ca2+
C同学:含有(2)Na+、Cl-、OH-(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3)只能证明不含有氢氧化钙,不能证明有无碳酸钠.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做完加碳酸钠的实验后,重新向滤液加入足量的另一种试剂(4)HCl(填化学式),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同学们最终确定了滤液的成分.
【归纳与总结】两种可溶性物质反应后溶液中离子的组成最简单的情况是这两种可溶性物质(5)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填“高”或“低”)导致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氧气蒸发出来,可以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人太湖以治理污染.教育家在肯定“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
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衣粉,能改善太湖水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