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如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140120110151312231121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1247950547593106153240
(1)请写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1:10时,反应速率最快;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MnO2与KClO3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不是越多越好.

分析 (1)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分析;
(2)由表格内容发现其规律,知道所用时间与反应速度的关系考虑;根据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来考虑;
(3)根据混合物的混合情况考虑,催化剂多了相对来说反应物就少了,反应速度受到了影响;
(4)由实验现象分析结论,再通过表格上的数据能看出催化剂的用量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解答 解:(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通过表格可知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反应的速度就越快,所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1:10时,反应速度最快;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就越快,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就越小,所以反应速度慢;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就降低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就少了,就影响了反应速度;
(4)通过上面的表格显示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故答案为:
(1)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2)1:10;MnO2与KClO3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3)质量分数;
(4)不是.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如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吸收水.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80,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1:8.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 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
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 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不影响(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Cu2O.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的质量反应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1.6g(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  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①成立(填①或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节约用水.
(1)生活中可以采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3.3g.
②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K2CO3溶液、NH4NO3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松同学取少量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在1号、3号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2号溶液是无现象;
(2)为确定另两种溶液的成分,小乐同学建议向沉淀中加入一种试剂即可,你认为她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
(3)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只需要分别在所取样品中滴加一种试剂(需要可适度加热)就能将三种溶液同时鉴别出来,以下试剂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CD.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  D.饱和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一位同学在新年晚会上给来宾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所示,通过该节目可观察到棉花团由白色变为红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你能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吗?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当和酚酞试液相遇时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1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frac{1}{5}$.
(3)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通常可作强干燥剂.己知在标准状况下,32g氧气的体积是22.4L,在该条件下,制备71g这种干燥剂所消耗的空气的体积约为140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1)人类文明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应用关系十分密切.下列三种金属合金中,直到近代才得以应用的是②(填写序号之一).
 ①铜合金 ②铝合金 ③铁合金
(2)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以其为原料的炼铜方式有以下两种:①Cu2(OH)2CO3═(加热)2CuO+CO2↑+H2O
②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以上 ①②两种方式,再通过一步反应都可得到单质铜,其中不属于湿法冶铜的是①(填写序号 ①、②之一).
(3)已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难溶于水,现取33.3g的碱式碳酸铜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滴入该H2SO4溶液的质量和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H2SO4溶液196g(即图中A点)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2g.
②当滴入上述H2SO4溶液294g(即图中B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干冰升华
C.用石灰水抹墙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面,双手紧握试管壁,观察到水中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处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