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浓硫酸吸水
B、海水晒盐
C、钢铁生锈
D、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硫酸吸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取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10g/mL)置于烧杯中(并滴入2滴酚酞),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随着盐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颜色从红色逐渐变浅,当加入10mL稀盐酸时,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4mL稀盐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2)试解释烧杯中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原因
 

(3)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钠多少克?(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从“干冰、聚氯乙烯、蛋白质、淀粉、活性炭、小苏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1)面条中富含的糖类物质
 
;(2)能做冰箱除味剂的物质
 

(3)常用作制冷剂的物质
 
;(4)用于焙制糕点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30℃时向50g水中加入40g碳酸钠,则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g.若把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溶液的质量为
 
g,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若把该溶液过滤,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2)若将40℃碳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饱和)冷却至10℃,析出晶体.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公共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
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主要是利用石墨(  )
A、具有导电性、防辐射
B、密度小,减轻机身重量
C、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
B、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C、用铁粉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CuSO4
D、用石灰水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硅B、铝C、铁D、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