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_____性;
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选填答案: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 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NaCl Na2CO3; ②NaCl CaCl2和NaOH; ③NaCl Na2CO3和NaOH; 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 猜想③成立 |
[反思评价] 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品牌饼干中含有钠、钙、铁、钾、碘等人体所需的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 钾 B. 钙 C. 钠 D. 铁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六校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演示实验。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A中的活塞,加入足量浓盐酸,关闭A中的活塞。小聪认为通过B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你认为他的看法_____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说明原因_____。
(2)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活塞,待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关闭E中的活塞、弹簧夹K2.C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上述实验过程中,C中玻璃管K1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值为22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
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选择H、C、Cl、S、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气体可作温室肥料、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的挥发性酸_____;
(3)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_____;
(4)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5)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B.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 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原名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像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选项 | 固体 | 溶液 | y轴含义 |
A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水的质量 |
B | 铁粉和铜粉 | 硫酸铜溶液 |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
C | 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 | 稀盐酸 |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
D |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 | 稀盐酸 | 二氧化碳的体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每组离子相互反应,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 Cu2+、Na+、NO3-、OH- B. H+、Ca2+、CO32-、SO42-
C. NH4+、K+、CO32-、OH- D. Mg2+、Ba2+、SO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