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提供的实验现象逐步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液体E有咸味,其溶质可作为调味品,可知E是食盐,根据Ⅰ可知A可能为水或氢氧化钠,根据Ⅱ,B与C混合产生气泡,则B与C的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且B与其他物质混合无现象,则B为盐酸,C为碳酸钠,根据Ⅲ,则D可能为水或氢氧化钠,F为氢氧化钙.
解答 解:①液体E有咸味,其溶质可作为调味品,可知E是食盐,所以溶液E中的溶质是:NaCl;
②根据Ⅱ,B与C混合产生气泡,则B与C的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根据Ⅰ可知A可能为水或氢氧化钠,B与C混合产生气泡,则B与C的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且B与其他物质混合无现象,则B为盐酸,C为碳酸钠,根据Ⅲ,则D可能为水或氢氧化钠,F为氢氧化钙,所以B为HCl;C为Na2CO3;F为Ca(OH)2;
④要确定水和氢氧化钠,可以根据其性质的差异进行,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故选:AC.
故答案为:(1)NaCl;
(2)2HCl+Na2CO3═2NaCl+H2O+CO2↑;
(3)HCl,Na2CO3,Ca(OH)2;
(4)AC.
点评 本题为文字叙述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实验现象逐步推导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 | 20℃ | 30℃ | 40℃ | |
Na2CO3 | 12.5 g | 21.5g | 39.7g | 49.0g |
NaHCO3 | 8.1g | 9.6g | 11.lg | I2.7g |
性质 | Na2CO3 | NaHCO3 | 性质比较 |
溶液的酸碱性 | 碱性 | 碱性 | 相铜条件下,Na2C03溶液的碱性更强 |
热稳定性 | 稳定 | 不稳定 |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03、C02 和H20 |
与盐酸反应 | 反应 | 反应 | 均产生CO2,但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更加剧烈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及结论 1 |
方案一:20℃时,在100 g水中加入11 g该白色固体,充分溶解 | 若有白色固体剩余,样品为碳酸氢钠; 否则为碳酸钠. |
方案二:分别将两种待测固体溶于水制成5%的溶液,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待测液于pH试纸上,静置,观察现象 | pH值大的为碳酸钠溶液,pH值小的为碳酸氢钠溶液. |
方案三: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試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若石灰水变浑浊,样品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
方案四:如阁所示,分别将气球中的白色固体全部且同时倒入装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 气球胀大速度快且大的,原固体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对除杂的认识 | B.食品安全 |
①用稀硫酸除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除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化学学科的价值 |
①干冰作制冷剂,因为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②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 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解水 | |
B. | 向一定质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 |
C. | 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
D.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氧化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烧杯中的热水既给铜片加热又给水中白磷隔绝氧气 | |
B. | 铜片上白磷燃烧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 | |
C. | 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是温度过低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 |
D. | “水火不相容”决定烧杯中的白磷无论如何都不会燃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