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溶液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而了解溶液的有关知识非常必要.
(1)医用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水.
(2)如图甲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小明同学欲在40oC时,配制100克25%的Y物质的溶液,他能(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

(3)小丽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若广口瓶内盛有70oc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是水,a是下列BD(填字母)物质,有望变成饱和溶液.
A、浓硫酸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干冰
②若广口瓶内盛有10 oC的Z物质的饱和溶液,a、b分别是镁条和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Z与其它物质不反应)小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镁条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广口瓶内出现浑浊现象.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医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
(2)30℃时X的溶解度为20g;40℃时,Y的溶解度为4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40g}{40g+100g}$×100%=28.6%,25%<28.6%,所以能配制100克25%的Y物质的溶液;
(3)X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使70℃X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硝酸铵、干冰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选BD;
镁条和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放出大量的热,而Z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升温后有晶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故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镁条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广口瓶内出现浑浊现象.
故答案为:(1)水;
(2)能;
(3)①BD;
②小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镁条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广口瓶内出现浑浊现象.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如图为CO2参与的一种“碳转化”.

(1)燃料燃烧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H2$\frac{\underline{\;\;\;\;\;△\;\;\;\;\;}}{催化剂}$ C2H4+4H2O.
(3)与氢氧化钙反应,CO2可转化为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生成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产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简答
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铁架台,B试管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赶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CO2生成
④待氧化铁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5)数据处理:生成气体中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
(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实验所得碳、氧元素质量比与CO2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不相符.
(7)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上述实验所得的结论:所的气体是C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无机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3)能被磁铁吸附的单质在氧气的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装置中出现的越来越多,它对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或实验过程的改进,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图1用120mL试管作反应容器,磷的燃烧均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防止污染空气.用250mL注射器(活塞事先处在100mL刻度处)测量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
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连好仪器.③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观察试管中所发生的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④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活塞慢慢左移到约10mL刻度处(取整数值).
(2)图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能观察到D(选填序号),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3)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密度比空气小)的组成,做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他把注射器A中的气体X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g,实验后为21.16g.
②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③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问:
ⅰ.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0.18g.
ⅱ.在实验中看到B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
ⅲ.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uO+2NH3$\frac{\underline{\;\;△\;\;}}{\;}$3H2O+3Cu+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反应开始时,弹簧夹C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C,装置A中仍在反应.过一会儿,观察到装置B中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CaCO3.小组同学探究反应后装置B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B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Cl、HCl;
猜想2:NaCl、CaCl2
猜想3:NaCl、NaOH;
猜想4:NaCl、NaOH、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1一定不合理,理由是如果含有HCl,则不能产生碳酸钙沉淀.
【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B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猜想2不正确.
实验2:(填写如表)
实验操作先向滤液中加入
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然后再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猜想4正确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经过交流与讨论后认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生活离不开化学,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新型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释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2)氯化铵NH4Cl是常用的氮肥,不能和碱(填“碱”、“酸”或“中”)性物质混合使用;
(3)人体内若发生重金属盐中毒时,可以喝牛奶缓解中毒症状,因为牛奶中富含蛋白质;
(4)高压锅手柄的塑料加热不再熔化,则具有的性质是热固(填“热固”或“热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a.空气   b.液氧   c.澄清石灰水   d.蒸馏水  e.高锰酸钾   f.水银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ac;②属于单质的是bf;
③属于化合物的是de;④属于氧化物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按要求填空:
(1)根据下列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写出符合要求物质的化学式.
$\stackrel{+3}{Fe}$   $\stackrel{-1}{OH}$   $\stackrel{0}{Mg}$   $\stackrel{+1}{Na}$   $\stackrel{+6}{S}$   $\stackrel{-2}{O}$   $\stackrel{-1}{Cl}$
①一种盐Na2SO4②一种难溶性的碱Fe(OH)3③一种金属氧化物Fe2O3
(2)用名称或化学用语填空:①2Ca2+两个钙离子②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