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若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E,实验现象是
 
,说明
 

(3)小明将气体通入F中,他可能探究的问题是
 

(4)工业上常用块状的固体电石与水混合即发生剧烈反应来制得乙炔气体,乙炔是一种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制取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从题目图可以看出:发生装置只有A,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所以只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由于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水,导致制得氧气中含有水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排水法会使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水分,故收集干燥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去分析解答;
(2)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是酸,不能使石蕊变色)去分析解答;
(3)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常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去分析解答;
(4)从反应不需加热,由于乙炔难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密度比空气小,故还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是一个敞开环境,外面的空气可能进入集气瓶内,而用排水法收集时,由水形成的密闭环境,故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题目图可以看出:发生装置只有A,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所以只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由于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水,导致制得氧气中含有水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排水法会使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水分,故收集干燥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答案为:ADB      2H2O2
 MnO2 
.
 
2H2O+O2↑;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是酸,不能使石蕊变色);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常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检验二氧化碳;
(4)由于工业上常用块状的固体电石与水混合即发生剧烈反应来制得乙炔气体,反应不需加热,故发生装置为A、由于乙炔难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由于密度比空气小,故还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是一个敞开环境,外面的空气可能进入集气瓶内,而用排水法收集时,由水形成的密闭环境,故收集到的气体更纯;故答案为:AC.
点评: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则取决于制取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只要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质子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2)质子数为9和17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他们原子的
 
相等.
(3)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同一周期(即同一横行)中,相邻两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差为
 

(5)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学习了化学之后,发现生活中“吃、穿、住、用、行”处处离不开化学.
(1)端午节妈妈给小明煮糯米粽子和鸡蛋,她将柴火架空燃烧,这样做可以
 
 
,糯米粽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小明的校服面料是涤纶,里料是棉,区分这两种纤维最简单的方法是
 

(3)小明家使用的自来水属于硬水,硬水的危害之一是大量饮用会使人体肠胃功能紊乱,所以净化时通常可投入
 
来吸附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异味,可以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六种气体:①氧气②氢气③氮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甲烷.选择适当气体用化学式填空:
(1)在空气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2)可用来制汽水的是
 

(3)未来一种无污染新型燃料是
 

(4)充分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的是
 

(5)有毒气体是;
 

(6)在冶金工业用作还原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纯净物的是图
 
 (填编号),表示混合物的是图
 
 (填编号).
(2)图①中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写出图②中所示的物质转变成图①中所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分析一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放入烧杯,把6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烧杯,使其充分反应(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流程及数据如下(所有实验数据都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不考虑H2O和HCl的挥发;操作X包括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请回答:
(1)a=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
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
A
 
B
 
C
 
D
 
E
 
F
 

1、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1)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2)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3)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4)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5个氨气分子
 
;                ②一个铝原子
 

③2个硝酸根离子
 
;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