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量筒和____配合使用。读数时,俯视读数比实际值___(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2)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左物右码,如果将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了,将对称量结果____(填“一定”或“可能”)有影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 | |
实验一 | 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观察。 | 现象:晶体为蓝色 |
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 |
步骤三: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铜晶体,并进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 现象:研碎后的硫酸铜晶体溶解的更快。 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步骤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 现象: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 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该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 |
实验二 | 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1)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变化。 |
【实验结论】有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中含四种元素B.它含有氮分子
C.它共含有27个原子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3)三个镁原子_____。
(4)铵根离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的蜡烛吹灭时产生的白烟可点燃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红色固体
D.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C60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CO有毒,冬季取暖要预防CO中毒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回答下列问题:
I、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组成的。
(2)II、认识物质的制法
指出上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化学方程式为: 。
(4)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上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氢气
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以制得并检验二氧化碳,写出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III、认识气体的收集方法
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 约为5.6。
【提出问题】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O2为5.8%,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你认为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