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填“a”“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装置是_____,向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F收集CO2要将水换成温水,其理由是_____

3)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乙炔气体。已知该反应比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剧烈,据此推测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

【答案】A 2KMnO4K2MnO4+MnO2+O2 b BECE CO2+H2OH2CO3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解析】

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发生装置故填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不易溶于水,故填b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收集装置选B或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E,故填BECE;向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CO2+H2OH2CO3;若用装置F收集CO2要将水换成温水,其理由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由题意可知反应比较剧烈,需要控制反应速率,装置C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填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了什么气体?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的一种或几种,提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的是水和不溶于水的亚硫酸钙(CaSO3)。

浓硫酸吸收水分,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经检验,确认不是O2

(2)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该气体与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市北临渤海,有保存最完整、且惟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贝壳的成分是CaCO3 (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贝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36.4

59.6

83.8

108.8

(1)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计算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_____同意不同意)小明的观点。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

___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

4)该兴趣小组想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猜想一不成立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

_____出现

猜想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推导出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说明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又能说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制得纳米纸,再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制得一种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萘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萘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古至今人类利用各种燃料改善生活。

1)古人钻木取火过程中,快速搓动木棍使底部的干草着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钻木为干草燃烧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3煤改气工程让我区城乡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雕像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B. ②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C. 图①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D. 以上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 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 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 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