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小佳在实验室发现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1所示).她取少量黑色粉末与溶液混合,发现立即产生了大量无色的气泡.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MnO2和H2O2;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请你帮助小佳同学完成实验,以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溶液
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①气泡产生

②木条复燃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原猜想①成立.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在瓶内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

分析 (1)根据物质的颜色和缺失标签中残留部分,可猜想黑色粉末是二氧化锰,溶液是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连接顺序.

解答 解:由标签中残留的“H2”可以猜想该溶液为酸或双氧水,然后再根据加入黑色粉末会产生大量气体的现象,可以推测出黑色粉末为二氧化锰,该无色溶液为双氧水;
(2)由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所以填表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溶液;
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①有气泡产生
 ②木条复燃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原猜想成立.
(3)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小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在瓶内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应留有少量的水,所以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
故答案为:(1)MnO2,H2O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2)见上表;(3)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c→b→.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要求我们根据物质的性质、化学式和反应现象推断出物质,并进行常见气体的检验;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应加强学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小敏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液.他想测定该溶液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此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取该混合液50克,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0克、40克、60克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第Ⅰ组第Ⅱ组第Ⅲ组
稀盐酸质量/克204060
生成气体质量/克2.2m5.5
试分析计算:
(1)【实验】中,第二组数据m为4.4克. 
(2)混合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4分)(本题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的(  )
A.氢氧化钙溶液、一氧化碳B.硝酸银、氯化氢
C.酒精、氧气D.水、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硫酸②硫酸汞B.①稀盐酸  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  ②硫酸亚铁D.①稀硫酸  ②氯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05年在某些国家和我国一些地区的有些食品中发现了对人体有害的苏丹红I号.对苏丹红I号(化学式为C16H12N2O)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由四种元素组成
C.每个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D.在这种物质中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③分液漏斗
(2)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3)组装好B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一端通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4)收集氧气时,使用E(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5)应将收集满氧气的氧气瓶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硅不能与盐酸反应,将含铁、铝、硅的合金样品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烧碱溶液充分反应,测得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该合金样品中铁、铝、硅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
A.112:81:28B.336:27:84C.324:135:36D.56:81: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备仪器.某科学小组同学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酒精(C2H6O)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1)为尽可能多地检验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成分,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
混合气体→D→B→C(填装置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A→B→尾气处理.
(2)科学小组同学将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按正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发现A、B、D装置中的物质均有明显现象变化,C装置质量变大,从而确定酒精燃烧产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的实验,同时检测氧化铁矿的纯度(假设矿石不含其它与CO反应的成分),并除去尾气.
CO用H2C2O4(乙二酸)$\frac{\underline{\;浓硫酸\;}}{△}$CO2↑+CO↑+H2O来制取.与Fe2O3反应的CO需纯净、干燥.
(1)若所制的气体的流向为从左向右时,下列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是(用“a,b,c…”表示)abcfghide.
(2)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CO2
(3)实验结束后,先熄灭戊处的酒精灯,再熄灭甲处的酒精灯,其主要原因是防止还原产生的Fe受热时被氧化.
(4)为了保护环境,怎样处理仪器末端导出的CO(写出具体方法):点燃.
(5)实验前氧化铁矿粉末的质量为x g,实验后测得乙和丙的质量分别增加了y g和z g,则氧化铁矿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frac{40z}{33x}$×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