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由A、B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其中存有30mL空气,
(1)实验开始前固定注射器A,推拉注射器B的活塞松手后B活塞回到原刻度,说明
 

(2)给装有白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观察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3)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B注射器中,推测注射器B中气体约为
 
mL(玻璃管的体积可以不考虑),你的结论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如果装置不漏气,同时向内推动活塞后松手,活塞都弹回原位;
(3)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剩余气体的体积并得出结论.
解答:解:(1)在做实验之前,同时向内推动活塞,活塞都弹回原位,这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装置不漏气;
(2)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因此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0mL×
1
5
=6mL,剩余气体为30mL-6mL=24mL;
故答案为:24;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点评:本题借助于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探究实验的改进,既考查了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又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理解实验的原理,再根据物质的性质等即可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式“CO2”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⑤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⑦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C,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B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C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C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根据小雪的实验现象,分析A、B、C、D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5月1日,我国实施“醉驾入刑”的新交规,引起某探究小组的注意,并设计如图实验,对人酒后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组成进行比实(不比较水蒸气)
【查阅资料】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提出假设】
I、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
Ⅱ、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的低;
Ⅲ、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比空气高.
【实验方案】
(1)按如图装置取气,空气、呼出气体样品分别于A、C集气瓶中,取多瓶气样备用.

(2)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为:先关闭
 
(填“a”或“b”,下同),打开
 
,吸入空气;后关闭
 
,打开
 
向C中呼出气体.
(3)请填写空格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向C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变
 
,证明假设
 
成立
②同时向A、C集气瓶中加入等量的
 
若C集气瓶中
 
,且较明显,证明假设II成立
③分别向A、C集气瓶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
 
证明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氮气可填充“探空气球”
C、氧气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波,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4)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M g铜在加热条件下与N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铜,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  )
A、
16M
N
B、
N
16M
C、
N
M
D、
M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O2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CO2利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O2可用作灭火剂,制冷剂
B、利用固态CO2可人工降雨
C、温室内施用CO2对植物生长不利
D、大气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