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6?乐山)将一定量的碳和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待氧气耗尽时得到20g气体,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气体剩余11.2g,则反应前密闭的容器中氧气的质量克数是(  )
分析:碳在和氧气反应时存在两种情况,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氧气已被完全消耗,所以将气体通入石灰水后剩余的气体为一氧化碳,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气体的质量为20g-11.2g=8.8g,可以据此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出氧气的质量.
解答:解:设生成8.8g二氧化碳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C+O2
 点燃 
.
 
CO2
   32     44
   x      8.8g
32
x
=
44
8.8g

解得:x=6.4g
设生成11.2g一氧化碳需要氧气的质量为y
2C+O2
 点燃 
.
 
2CO
   32       56
   y        11.2g
32
y
=
56
11.2g

解得:y=6.4g
所以碳在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过程中共消耗氧气的质量为:6.4g+6.4g=12.8g
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碳单质和氧气的反应情况,氧气量充足和不足会导致产物有所不同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乐山)乐山大佛──峨眉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打造“中国第一山”已成为乐山人的共识.从优化环境,防止污染的角度看,下列作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乐山)下列试剂中,不能将酚酞和碳酸钠两瓶无色溶液鉴别开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6?乐山)①据报道,某地制钠(Na)厂发生了一起氯气(C12)泄漏事故.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这一信息猜想,该制钠厂生产需要购进的一种原料.该原料的名称是
氯化钠
氯化钠

②某同学在兴趣小组活动时,将MnO2、CaO、Mg(NO32三种物质与H2O2溶液混合.请你帮助他分析推断,该物质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3
3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6?乐山)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完成下列内容:
(1)[提出问题]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白色粉末,瓶上标签已失去.他将该粉末取少量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
酸,有气泡产生.为鉴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作了如下探究:
(2)[猜想与假设]该气体可能是CO2
(3)[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一支玻璃棒蘸取少许澄清石灰
水,插入产生气体的试管中
玻璃棒上有白色的物质产生 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该气体是CO2,由此可判断该白色
粉末是碳酸盐
(4)[讨论与反思]
已知白色碳酸盐有Na2CO3,、K2CO3,、CaCO3、BaCO3等.他做了分类归纳:
归纳1:该白色粉末是Na2CO3、K2CO3等可溶性物质
归纳2:该白色粉末是CaCO3、BaCO3等不溶性物质
(5)[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取白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再注入适量水,振荡,粉末全部溶解
②在①中滴人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该粉末是
Na2CO3或K2CO3
Na2CO3或K2CO3

请你思考判断:该同学做的上述实验中,是否有必要做第②步?
没有
没有
,为什么?
Na2CO3、K2CO3可以溶于水,而CaCO3、BaCO3不能溶于水,第①步已经证明
Na2CO3、K2CO3可以溶于水,而CaCO3、BaCO3不能溶于水,第①步已经证明

(6)[计算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该同学为确定白色粉末为何种碳酸盐,进行了定量探究.他称取白色粉末6.9g,与20g稀盐酸混合,刚好完全反应.此时称量,溶液质量为24.7g.求:
①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克数;
②计算确定白色粉末是碳酸钠还是碳酸钾;
③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