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分析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取装置,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根据氧气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反应,所以制备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B;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E.
故填: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E.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液体的量取
C.
液体的加热
D.
倾倒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几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和实验方法
观察、分类、实验、归纳.演绎等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过滤、蒸馏、结晶等是常用的实验方法.请选择适当的“方法”填空.
(1)目前已发现的物质超过六千多万种,科学家根绝物质的组成,采用分类法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如溶液)和纯净物(内含单质、酸、碱等),然后进行研究,提高便捷性和有效性.
(2)比较盐酸的化学性质、硫酸的化学性质,运用归纳法得出酸类物质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醋酸也是一种酸,运用演绎法可以推知醋酸的化学性质.
(3)粗盐精制的过程中,先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然后用结晶法得到精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O2;DCaCO3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氯化钾样品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碳酸钙、碳酸钾和硫酸钾杂质.
(1)为检验杂质的存在,小军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现象记录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无色该样品没有碳酸钙
 ②用一支试管取步骤①中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硝酸先产生白色沉淀;
后沉淀部分消失
该样品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2)为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小军设计了如图1所示操作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Ⅰ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如图2所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填序号).操作Ⅰ中所得沉淀物的成分有BaSO4、BaCO3(填化学式);操作Ⅱ的名称是蒸发.

②加入试剂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K2CO3═BaCO3↓+2KCl.
③判断试剂乙加入“适量”的方法是刚好不产生气泡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在合适的位置,③填分子时,则①填元素②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盐 酸HCl 硫  酸H2SO4 硝 酸HNO3碳 酸H2CO3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钡Ba(OH)2 氯化钠NaCl 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
硝酸银AgNO3 硝酸钡Ba(NO32 氯化钡BaCl2硫酸铜CuSO4
氯化铁FeCl3 硫酸钠Na2SO4 硫酸铁Fe2(SO43氧化铁Fe2O3
硫酸钡BaSO4 氯化银AgCl 氯化亚铁FeCl2碳酸钡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填“强”或“弱”).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锌片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3)乙、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
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补充了一个实验(图2所示),都实现了探究的目的.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Y是稀盐酸溶液;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Y是氯化亚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