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G是紫黑色固体.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G ,H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C→B+H ,②G→B .
(3)实验室常用 (填物质名称)检验F气体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首先:找到解题突破口:﹣﹣解题关键然后:“顺藤摸瓜”进行顺推、逆推或顺、逆推相结合,得出结论;最后:代入原题检验.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根据题干叙述,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则F为二氧化碳,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E为硫,B为氧气,生成的G为二氧化硫,C通电能分解生成B和H,则C为水,H为氢气,A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D是黑色固体,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D是碳.
解答:
解: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则F为二氧化碳;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D是黑色固体,G是紫黑色固体,则推测G为高锰酸钾,结合图框可知推测:C通电能分解生成B和H,则C为水,H为氢气,A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D是黑色固体,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D是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根据分析可知G为高锰酸钾,H为氢气;
(2)①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2H2↑+O2↑.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高锰酸钾,氢气;
(2)①2H2O2H2↑+O2↑.②2KMnO4K2MnO4+MnO2+O2↑.
(4)CO2+Ca(OH)2═CaCO3↓+H2O.
点评:
解题关键,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明显的化学反应特征,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前者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后者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B.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C.
金秋十月,我们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D.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B.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
电解水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
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
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 B. |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
| C. | 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
| D.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推动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下列措施或建议,可能会造成湘江水污染的是( )
| A. | 在湘江库区中定期打捞水葫芦、控制水葫芦过快生长 |
| B. | 在库区大力推广鱼虾和禽类立体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
| C. | 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
| D. | 集中建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而立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 A. |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 B. |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
| C. | 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 D. | 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