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⑤ | B. | ①③⑤ | C. | ②③④ | D. | ②④⑤ |
分析 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各反应的关系进行溶液质量的变化分析.
解答 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Zn>Cu>Ag,向一定质量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三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Zn+Cu(NO3)2=Zn(NO3)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①a~b是锌与硝酸银反应,此段的溶液为蓝色,故正确.
②b点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铜3种,故正确.
③若取b~c段溶液中没有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错误.
④c点溶液中溶质为硝酸镁和生成的硝酸锌,故错误.
⑤取d点的固体中有银、铜和过滤的锌,因此加入稀盐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结合坐标分析各段的意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 |
B. | 铁制容器中可进行波尔多溶液的配制 | |
C. | 钢铁在海水中易锈蚀 | |
D. |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向烧杯内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硫酸 | |
B. | ![]() 通电分解水 | |
C. | ![]() 分别向24g镁和23g铝中逐渐加入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 |
D. | ![]()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 |
B. |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 |
C. | 瓶内装有浓硫酸,可干燥氧气中混有的水分 | |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