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检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CO2+Ca(OH)2═CaCO3↓+H2O.
(2)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氢氧化钙样品少量,研细后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混合后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该样品还含有氢氧化钙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数
取3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1所示.
(3)将稀盐酸滴入洋品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无气泡产生(填实验现象),才停止滴加稀盐酸.
(4)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根据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或其他合理答案);
(5)实验结束后,量简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165mL.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1.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25%.
(6)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写一个).

分析 (1)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设计实验并描述现象;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描述现象;
(4)根据实验目的分析量筒的作用;
(5)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读数并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6)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可能产生的误差原因.

解答 解:(1)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2)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因此可以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变成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变成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3)滴加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至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碳酸钙反应完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无气泡产生;
(4)要测定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通过气压的增大把水压入量筒,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二氧化碳的体积;故答案为:根据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或其他合理答案);
(5)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读数为165mL,即0.165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g•L-1,因此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33g.
设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3x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3xg                0.33g
$\frac{100}{3xg}$=$\frac{44}{0.33g}$
  x=25%
故答案为:165;25%;
(6)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可能会对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产生一定的影响;
故答案为: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

点评 本题从定性和定量的两个角度探究了氢氧化钙的变质程度及变质程度的计算,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氢氧化钙、碳酸钙等的性质及测定的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的实验.
(1)NaOH溶液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2)如果③中不出现红色,可能的原因是BC;(填字母)
A.pH>7     B.pH<7     C.pH=7
(3)取⑥中溶液加入到盛有铁粉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据此,可以得出⑥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图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带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D.
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实验现象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D(填字母、下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A或B或C,收集装置选用E,只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4)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常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收集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E,为防止空气污染,实验结束后剩余的硫化氢气体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图中九种物质均为初中常见物质,其中A、B、M、N是氧化物,E是一种酸,H为一种黑色物质,并且H、M、N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索;A常用作食品干燥剂,C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某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受热易生成B和M.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CH4、FNH4HCO3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B和M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得到的生成物会有所不同,试写出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
(3)组成E物质的元素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4)H→M、N→M的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填些基本反应类型);
(5)写出N的一种用途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
(1)通过图1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但这个实验不能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原因是水分蒸发后,温度达到着火点,棉花也燃烧.
(2)通过图2中A、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若B、C同样证明此条件,并且时间短、现象明显,可以向烧杯C中最好加入固体、液体为A.(填序号)
A.Na2CO3(粉末)    HCl(稀)    B.NaOH(粉末)     HCl(稀)
C.大理石(块状)  HCl(稀)       D.大理石(块状) H2SO4(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发光B.葡萄酿酒C.河水结冰D.雕琢玉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碱是一种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浓H2SO4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C. 新制Cu(OH)2能与葡萄糖反应,可用于糖尿病的检查

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淡化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